本書作者為我國專利法起草小組成員,親歷了我國專利法起草、定稿的全過程。作者在充分占有大量第一手資料的情況下,較全面、客觀地論述了中國專利法的孕育與誕生過程,以加深讀者對中國專利制度的認識。趙元果,1952年畢業(yè)于中國醫(yī)科大學,畢業(yè)后留校從事教學和醫(yī)療等管理工作,1963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技術物理系,畢業(yè)后留校工作3年,自1966年至1978年先和一在外事單位和科研單位從事外事和科研管理等工作。在我國決定建立專利制度后,調適應癥國家科委成果局參加專利制度的籌建工作,自1979年3月成立專利起草小組起,他參加了我國專利法和專利法實施細則起草的全過程,并負責主辦其中的具體工作,他還主辦了我國能加《保護工業(yè)產權巴黎公約》的全部個體工作。趙元果同志在從事專利工作期間,發(fā)表的有關專利法的文章數(shù)十篇,講授專利法數(shù)百學時,他于1993年離休后,從事專利代理人,律師和仲裁員工作,辦理了多種專利糾紛案件。本書匯集了我國專利制度建立與專利法誕生的許多珍貴歷史資料,作者曾任我國第一部專利法起草小組成員。本書以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分析問題,以翔實的資料,流暢的文字,忠實記錄了中國專利法誕生的歷史進程,對我國專利法頒布前各稿的具體醞釀過程、寫作條款與討論、修改等內容的敘述尤為細致、全面,有益于廣大讀者全面、深入地認識、理解、運用我國專利法與專利制度,進一步發(fā)展、完善我國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