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歐的資本主義的原生型的資本主義。但在亞洲、非洲、拉丁美洲,各地因民情不同,歷史發(fā)展有異,所以從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過渡的途徑也各有特點,在這些地區(qū)所形成資本主義都屬于非原生型資本主義范疇。厲以寧,江蘇省儀征市人,生于1930年11月22日。1951年考入北京大學經濟系,1955年畢業(yè),留校任教至今。1983年任教授,1984年起擔任外國經濟思想史專業(yè)博士生導師,1985年任經濟管理系主,1993年任工商管理學院院長,1994年任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北京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改名)院長。主持“六五”時期國家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科研項目《教育投資在國民生產總值中的合理比例》、七五”時期國家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科研項目《中國社會主義商品經濟運行機制研究》。1984年被評為國家有突出貢獻專家。1987年獲中國經濟改革“金三角獎”?!吨袊衅诮洕w制改革綱要》獲1989年孫冶方經濟學獎?!督逃洕鷮W研究》獲1990年國家教委科研成果一等獎?!懂敶Y產階級經濟學主要流派》獲第一屆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一等獎,《當代西方經濟學說》獲第二屆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一等獎,《中國經濟增長與波動》獲第三屆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一等獎?,F(xiàn)擔任第八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第八屆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國際交流協(xié)會副會長、中國環(huán)境與發(fā)展國際合作委員會中方委員、國務院環(huán)境保護委員會科學顧問、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經濟學評議組成員等職務。有關中國經濟改革與發(fā)展的個人專著有:《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商務印書館1986年版)、《經濟體制改革的探索》(人民日報出版社1987年版)、《國民經濟管理學》(河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中國經濟改革的思路》(中國展望出版社1989年版)、《中國經濟往何處去》(香港商務印書館1989年版)、《非均衡的中國經濟》(經濟日報出版社1990年版)、《中國經濟改革與股份制》(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年版)、《股份制與現(xiàn)代市場經濟》(江蘇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經濟學的倫理問題》(三聯(lián)書店1995年版)等。本書對資本主義起源問題提出一種新的研究方法和新的理論模式。新的研究方法是:把封建社會分為剛性體制和彈性體制,把封建社會中的異已力量分為體制內的異已力量和體制外的異已力量,把資本主義分為原生型的資本主義和非原生型的資本主義,并以此對資本主義起源作出解釋。新的理論模式是:西歐封建社會的體制是剛性體制,在這種剛性體制下出現(xiàn)了體制外的異已力量和體制外的權力中心,從而導致的過渡。因此,西歐的資本主義的原生型的資本主義。但在亞洲、非洲、拉丁美洲,各地因民情不同,歷史發(fā)展有異,所以從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過渡的途徑也各有特點,在這些地區(qū)所形成資本主義都屬于非原生型資本主義范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