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分為五章。 第一章為漢字文化研究的綜述。漢字文化學在中國已經成為一個研究學科,日本對漢字文化的研究也方興未艾。作為背景知識,對日本的文字研究狀況也做了一些相應介紹。 第二章主要就漢字進入日本的渠道以及“渡來人”對漢字的運用,利用考古研究成果及古文獻資料,考察漢字因素在日本的形成和發(fā)展。第三章分析漢字在日本的變異融合過程。日本人在對漢字形、音、義進行多種變異、改造后,逐漸實現(xiàn)漢字本土化。在這一過程中,人們的漢字意識也逐步建立起來并得到加強。第四章探討漢字文化意義在上層社會和民間的不同表現(xiàn)特點。上層社會如皇權體系的天皇、年號的發(fā)展以及標準漢字的使用,普通社會則如人名、地名用字的變遷,“鬼”字的含義及用法,民眾對某些字群的喜愛以及漢字帶來的娛樂作用等方面,都反映出濃厚的日本的漢字文化特色。漢字文化在日本社會起著一種支柱性作用。第五章論述中日漢字意義在近代的關聯(lián)及影響,在文字改革方面也做了較為全面的介紹。為了給我國研究人員和讀者提供閱讀方面的便利,翻譯整理了日本的部分文字資料,列為附表。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