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shù)醫(yī)學基礎(chǔ)醫(yī)學醫(yī)學微生物學

醫(yī)學微生物學

醫(yī)學微生物學

定 價:¥32.00

作 者: 錢利生主編;王暉[等]編
出版社: 復旦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復旦博學 基礎(chǔ)醫(yī)學系列
標 簽: 醫(yī)用生物學

ISBN: 9787309036275 出版時間: 1999-02-01 包裝: 簡裝本
開本: 26cm 頁數(shù): 366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根據(jù)醫(yī)學微生物學課程教學大綱的要求,《醫(yī)學微生物學》設(shè)基礎(chǔ)細菌學和臨床細菌學、基礎(chǔ)病毒學和臨床病毒學4篇共39章?;A(chǔ)微生物學強調(diào)醫(yī)學微生物的基本理論,重點闡述細菌和病毒的形態(tài)與結(jié)構(gòu)、生長與繁殖、遺傳與變異、致病機制與防御功能等基礎(chǔ)知識;臨床微生物學重點介紹各種細菌和病毒的主要生物學性狀、致病性與免疫性,以及微生物學診斷與防治。分子生物學的發(fā)展為《醫(yī)學微生物學》增添內(nèi)容,引入了微生物基因組學和蛋白組學,從分子水平認識病原微生物與新型疫苗、新型抗菌藥物等的研制和開發(fā)。新現(xiàn)和再現(xiàn)微生物肆瘧全球,譬如幽門螺桿菌、腸出血性大腸桿菌(O157: H7)、皰疹病毒一8型和艾滋病毒等都作為《醫(yī)學微生物學》的重要內(nèi)容。反生物恐怖是911事件后的突出問題,故適當增加編寫炭疽桿菌等與生物武器相關(guān)的內(nèi)容,以增強防御生物武器的應(yīng)變能力。非典型性肺炎是21世紀首場全球性傳染病,新型傳染病的出現(xiàn)是對全世界的一個嚴峻考驗?!夺t(yī)學微生物學》新增冠狀病毒與傳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突出“預防為主”的方針,增強人們的防范意識。

作者簡介

  錢利生,教授。畢業(yè)于上海第一醫(yī)學院醫(yī)學系。畢業(yè)留校后,從事醫(yī)學微生物學教學和研究。曾任上海醫(yī)科大學微生物學教研室主任?,F(xiàn)任復旦大學上海醫(yī)學院病原生物學系副主任、上海市微生物學會常務(wù)理事。1994~1995年在日本大皈大學微生物教研室和微生物病研究所研修,任客座研究員,師從日本病毒學會主席Yamanishi教授,從事分子病毒學研究。執(zhí)教30年以來,主編《醫(yī)學微生物學》、《厭氧菌及其診斷技術(shù)》《分子細菌學》,參編《醫(yī)學微生物學》七年制教材、《現(xiàn)代感染病學》等著作。是五年制和七年制《醫(yī)學微生物學》全國統(tǒng)編教材編委、《國外醫(yī)學·病毒學分冊》編委。致力于乙型肝炎病毒干擾素和單克隆抗體的研制,微生物分子生物學,包括人皰疹病毒一6型、葡萄球菌腸毒素和幽門螺桿菌等病原微生物的耐藥基因、毒力因子等的分子致病和防治的研究。發(fā)表論文30余篇。曾獲國家教委教學成果獎。榮獲 1999~ 2001年復旦大學優(yōu)秀教育工作者。

圖書目錄

醫(yī)學微生物學概論
第一節(jié) 微生物
第二節(jié) 微生物的發(fā)展簡史
第三節(jié) 醫(yī)學微生物學
第一篇 基礎(chǔ)細菌學
第一章 細菌的形態(tài)與結(jié)構(gòu)
第二節(jié) 細菌的形態(tài)學檢查方法
第三節(jié) 細菌的結(jié)構(gòu)
第二章 細菌的生理
第一節(jié) 細菌的生長繁殖
第二節(jié) 細菌的營養(yǎng)
第三節(jié) 細菌的新陳代謝
第四節(jié) 細菌的人工培養(yǎng)
第三章 細菌的分類與診斷
第一節(jié) 細菌的分類與命名
第二節(jié) 細菌感染的實驗室診斷
第四章 消毒與滅菌
第一節(jié) 物理消毒滅菌法
第二節(jié) 化學消毒滅菌法
第五章 細菌的遺傳與變異
第一節(jié) 細菌基因組
第二節(jié) 噬菌體
第三節(jié) 基因突變
第四節(jié) 基因的轉(zhuǎn)移與重組
第五節(jié) 細菌遺傳變異的實際意義
第六章 細菌感染的致病機制
第一節(jié) 正常菌群和條件致病菌
第二節(jié) 醫(yī)院內(nèi)感染
第三節(jié) 細菌的致病機制
第四節(jié) 傳播途徑和感染類型
第七章 抗菌免疫防御機制
第一節(jié) 天然免疫
第二節(jié) 抗體介導的免疫效應(yīng)
第三節(jié) 細胞介導的免疫效應(yīng)
第八章 細菌感染的防治原則
第一節(jié) 細菌感染的特異性預防
第二節(jié) 抗菌藥物
第三節(jié) 細菌的耐藥性
第二篇 臨床細菌學
第九章 葡萄球菌屬
第一節(jié) 金黃色葡萄球菌
第二節(jié) 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
第十章 鏈球菌屬
第一節(jié) 鏈球菌的結(jié)構(gòu)和分類
第二節(jié) A群鏈球菌
第三節(jié) 肺炎鏈球菌
第四節(jié) 其他鏈球菌
第十一章 奈瑟菌屬
第一節(jié) 腦膜炎奈瑟菌
第二節(jié) 淋病奈瑟菌
第十二章 腸桿菌科
第一節(jié) 沙門菌屬
第二節(jié) 志賀菌屬
第三節(jié) 埃希菌屬
第四節(jié) 變形桿菌屬
第十三章 弧菌屬
第一節(jié) 霍亂弧菌
第二節(jié) 副溶血性弧菌
第十四章 空腸彎曲菌和幽門螺桿菌
第一節(jié) 空腸彎曲菌
第二節(jié) 幽門螺桿菌
第十五章 厭氧性細菌
第一節(jié) 破傷風梭菌
第二節(jié) 產(chǎn)氣莢膜梭菌
第三節(jié) 肉毒梭菌
第四節(jié) 艱難梭菌
第五節(jié) 無芽胞厭氧菌
第十六章 棒狀桿菌屬
第一節(jié) 白喉棒狀桿菌
第二節(jié) 其他棒狀桿菌
第十七章 分枝桿菌屬
第一節(jié) 結(jié)核分枝桿菌
第二節(jié) 麻風分枝桿菌
第三節(jié) 其他分枝桿菌
第十八章 微小桿菌
第一節(jié) 嗜血桿菌屬
第二節(jié) 鮑特菌屬
第三節(jié) 軍團菌屬
第四節(jié) 布魯菌屬
第十九章 其他醫(yī)學相關(guān)細菌
第一節(jié) 假單胞菌屬
第二節(jié) 炭疽桿菌
第三節(jié) 耶爾森菌屬
第四節(jié) 產(chǎn)單核細胞李斯特菌
第五節(jié) 紅斑丹毒絲菌
第六節(jié) 放線菌屬和諾卡菌屬
第二十章 螺旋體
第一節(jié) 梅毒螺旋體
第二節(jié) 鉤端螺旋體
第三節(jié) 伯氏疏螺旋體
第四節(jié) 回歸熱疏螺旋體
第二十一章 立克次體
第二十二章 支原體
第二十三章 衣原體
第三篇 基礎(chǔ)病毒學
第二十四章 病毒的形態(tài)與結(jié)構(gòu)
第一節(jié) 病毒的大小與形態(tài)
第二節(jié) 病毒的結(jié)構(gòu)與功能
第三節(jié) 病毒的分類
第二十五章 病毒的增殖
第一節(jié) 病毒基因組分類
第二節(jié) 病毒的復制周期
第二十六章 病毒的遺傳與變異
第一節(jié) 病毒基因突變
第二節(jié) 病毒間的相互作用
第三節(jié) 病毒變異的實際意義
第二十七章 病毒感染的致病機制
第一節(jié) 病毒的傳播途徑
第二節(jié) 病毒對細胞的致病機制
第三節(jié) 病毒感染的類型
第四節(jié) 慢發(fā)病毒感染
第二十八章 抗病毒免疫防御機制
第一節(jié) 非特異性免疫
第二節(jié) 細胞免疫
第三節(jié) 體液免疫
第二十九章 病毒感染的實驗室診斷
第一節(jié) 病毒的分離與鑒定
第二節(jié) 病毒感染的血清學診斷
第三節(jié) 病毒感染的顯微鏡檢查
第四節(jié) 病毒感染的分子診斷
第五節(jié) 病毒感染性測定
第三十章 病毒感染的防治原則
第一節(jié) 病毒性疫苗
第二節(jié) 抗病毒藥物
第四篇 臨床病毒學
第三十一章 正黏病毒和副黏病毒
第一節(jié) 流感病毒
第二節(jié) 麻疹病毒
第三節(jié) 腮腺炎病毒
第四節(jié) 呼吸道合胞病毒
第三十二章 腸道病毒和輪狀病毒
第一節(jié) 腸道病毒
第二節(jié) 輪狀病毒
第三十三章 蟲媒病毒和出血熱病毒
第一節(jié) 蟲媒病毒
第二節(jié) 出血熱病毒
第三十四章 人類免疫缺陷病毒
第三十五章 人皰疹病毒
第一節(jié) 單純皰疹病毒
第二節(jié) 水痘ˉ帶狀皰疹病毒
第三節(jié) 人巨細胞病毒
第四節(jié) 其他人皰疹病毒
第三十六章 肝炎病毒
第一節(jié) 甲型肝炎病毒
第二節(jié) 乙型肝炎病毒
第三節(jié) 丙型肝炎病毒
第四節(jié) 丁型肝炎病毒
第五節(jié) 戊型肝炎病毒
第六節(jié) 庚型肝炎病毒
第七節(jié) 輸血傳播病毒
第三十七章 人類腫瘤相關(guān)病毒
第一節(jié) EB病毒
第二節(jié) 人皰疹病毒ˉ8型
第三節(jié) 人乳頭瘤病毒
第四節(jié) 人類嗜T細胞病毒
第三十八章 其他醫(yī)學相關(guān)病毒
第一節(jié) 狂犬病病毒
第二節(jié) 冠狀病毒
第三節(jié) 風疹病毒
第四節(jié) 鼻病毒
第五篇 醫(yī)學真菌學
第三十九章 病原性真菌
第一節(jié) 主要生物學性狀
第二節(jié) 致病性與免疫性
第三節(jié) 實驗室診斷和防治
第四節(jié) 主要真菌與真菌病
主要參考文獻
索引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