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概念與組成部分
1.1 概念與組成
第二章 DB2安裝
2.1 步驟一 將文件傳輸至RISC System/6000
2.2 步驟二 產生或指定組和用戶
2.3 步驟三 創(chuàng)建實例
2.4 步驟四 輸入許可證信息
2.5 步驟五 設置DB2操作環(huán)境
2.6 可選步驟
第三章 產生數(shù)據庫并設置數(shù)據
3.1 產生數(shù)據庫框架
3.2 表空間
3.3 代碼集、域和排序序列
3.4 配置文件和數(shù)據庫目錄
第四章 命令行處理器(CLP)
4.1 命令行處理器(CLP)
第五章 創(chuàng)建對象
5.1 物理目錄和文件
5.2 用戶定義函數(shù)
5.3 DB2進程/線程
第六章 數(shù)據管理
6.1 Export和Import實用程序
6.2 Load實用程序
6.3 數(shù)據相關傳播(DPropR)
第七章 客戶端的連接
7.1 DB2客戶/服務器環(huán)境
7.2 TCP/IP連接
7.3 NetBIOS連接(DB2 for OS/2)
7.4 IPX/SPX連接
7.5 APPC連接性
7.6 客戶機/服務器其他問題
7.7 DCE目錄
第八章 遠程管理
8.1 遠程管理
第九章 性能及問題檢測工具
9.1 DB2診斷
9.2 數(shù)據庫監(jiān)視器
9.3 如何使用DB2TRC
9.4 IBM DataHub
第十章 參數(shù)關聯(lián)
10.1 參數(shù)關聯(lián)
第十一章 分布式數(shù)據庫管理
11.1 分布式數(shù)據庫管理
第十二章 恢復
12.1 恢復簡介
12.2 恢復和日志
12.3 工具
第十三章 并行操作
13.1 加鎖對象、策略和模式
13.2 獨立級別
13.3 影響加鎖的其他因素
13.4 快照監(jiān)控器概述
第十四章 安全性
14.1 數(shù)據庫安全性介紹
14.2 驗證
14.3 訪問控制——權限
14.4 訪問控制——特權
14.5 顯式授權
14.6 隱式特權
14.7 查詢特權/權力
第十五章 管理應用程序
15.1 編程準備
15.2 應用程序性能
15.3 工具和應用程序
第十六章 應用程序選擇
16.1 應用開發(fā)選擇
附錄 DB2與World Wide Web
附錄 A DB2 World Wide Web Connection編程指南
附錄 B DB2與Jav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