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19世紀法國小資產階級哲學家、經濟學家和無政府主義者蒲魯東(1809-1865)的一部重要著作,發(fā)表于1846年。這是在他的第一部理論著作《什么是所有權?》于1840年問世之后為解答他所提出的一系列問題轉而研究政治經濟學的結果。但是,由于他的小資產階級立場的局限性,由于他脫離歷史和現實的唯心主義觀點,以及由于他對政治經濟學、哲學、歷史等科學缺乏真正的了解,加之他太不自量、自吹自擂、狂妄自大的態(tài)度,使他徹底暴露了不懂得歷史發(fā)展的規(guī)律,反對無產?準陡錈炊隕緇嶂饕搴凸膊饕?,企图o菩行∽什準兜納緇岣牧跡謐時競屠投湟±窗諶サ惱媸得婺?。因此,染J怠妒裁詞撬腥??》是他的最好掉[鰨遼僭諑凼齜綹襠掀鵒嘶貝淖饔茫敲湊獗臼檎鏊道淳褪恰笆且槐凈凳?,是一备傑粰n氖欏!?本書共分十四章,分別論述經濟學、價值、分工、機器、競爭、壟斷、警察和捐稅、人和上帝在矛盾規(guī)律下的責任、貿易的平衡、信用、所有權、共有制、人口、概述和結論。作者在本書中所暴露的種種錯誤,其中包括提出問題、論證方法和闡述的內容,都充分反映了作者的小資產階級立場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