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1鹿病的發(fā)生與防治概論
1.1鹿病防治的意義
1.2鹿病發(fā)生的特點
1.3鹿病發(fā)生的一般規(guī)律
1.4鹿病防治的基本原則
2鹿場的衛(wèi)生防疫
2.1鹿場衛(wèi)生
2.2鹿場防疫措施
3鹿病的診斷方法
3.1詢問病史
3.2一般檢查
3.3各器官系統(tǒng)檢查
3.4實驗室檢查
4常用的治療技術
4.1鹿的保定
4.2消毒
4.3麻醉
4.4投藥
4.5注射
4.6穿刺
4.7洗胃
4.8灌腸
4.9子宮沖洗
4.10組織切開、止血、縫合法
4.11繃帶法
4.12剖腹術
4.13封閉療法
4.14補液療法
5防治鹿病常用的藥物
5.1抗菌素
5.2磺胺藥
5.3消毒防腐藥
5.4驅蟲藥
5.5麻醉、鎮(zhèn)靜與抗驚厥藥
5.6解熱鎮(zhèn)痛與抗風濕藥
5.7健胃消化藥
5.8治瘤胃臌氣藥
5.9瘤胃興奮藥
5.10胃腸解痙藥
5.11瀉藥
5.12止瀉藥
5.13循環(huán)及呼吸衰竭解救藥
5.14治貧血藥與止血藥
5.15祛痰鎮(zhèn)咳平喘藥
5.16體液補充劑及治療酸中毒藥
5.17利尿藥、脫水劑及泌尿道消毒藥
5.18抗過敏藥
5.19子宮收縮藥
5.20局部刺激藥
5.21激素類、維生素類制劑
5.22解毒藥
6傳染病
6.1壞死桿菌病
6.2布氏桿菌病
附錄:布氏桿菌病血清凝集反應
6.3結核病
附錄:鹿結核病變態(tài)反應(點眼法)和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
(Elisa)聯(lián)合檢疫程序
6.4巴氏桿菌病
6.5溶血性大腸桿菌病
6.6破傷風
6.7炭疽
附錄:炭疽沉淀反應試驗
6.8鹿腸毒血癥
6.9鹿氣腫疽病
6.10鹿快疫
6.11流行性乙型腦炎
6.12鹿副結核病
6.13鉤端螺旋體病
6.14口蹄疫
6.15狂犬病
6.16放線菌病
6.17脫毛癬病
7寄生蟲病
7.1肝片吸蟲病
7.2胃吸蟲病
7.3鹿絳蟲病
7.4鹿胃腸線蟲病
7.5細頸囊尾蚴病
7.6鹿錐蟲病
7.7鹿絲蟲病
7.8蠕形螨病
7.9鹿硬蜱病
8內科病
8.1食道梗塞
附錄:食管切開術
8.2瘤胃積食
附錄:瘤胃切開術
8.3急性瘤胃臌脹
8.4前胃弛緩
8.5瓣胃秘結
8.6胃腸卡他
8.7胃腸炎
8.8鹿咬毛癥
8.9支氣管肺炎
8.10壞疽性肺炎
8.11中暑
8.12尿道炎和膀胱炎
8.13慢性氟中毒
8.14銅缺乏癥
9外科病
9.1創(chuàng)傷
9.2挫傷
9.3膿腫
9.4赫爾尼亞
9.5骨折
9.6髖關節(jié)脫臼
9.7急性失血
9.8直腸穿孔
9.9包皮炎
附錄:陰莖截斷術
10產科病
10.1難產與助產
附錄1:截胎術
附錄2:剖腹產術
10.2胎衣不下
10.3子宮脫
10.4子宮內膜炎
11中毒性疾病
11.1中毒原因
11.2中毒性疾病的診斷要點
11.3中毒性疾病的治療要點
11.4常見的中毒性疾病
12仔鹿疾病
12.1初生仔鹿窒息
12.2新生仔鹿便秘
12.3仔鹿下痢
12.4仔鹿臍炎
12.5仔鹿肺炎
12.6舔肛咬尾癥
12.7幼鹿佝僂病
12.8仔鹿缺硒病
13附篇
13.1鹿的尸體剖檢
13.2傳染病 寄生蟲病及中毒的病料采取 保存及
送檢
13.3獸醫(yī)生物藥品的應用、保存、運輸和廢棄
附錄:常見傳染病預防接種表
13.4鹿的屠宰產品的衛(wèi)生評價
13.5鹿的生理常數(shù)表
主要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