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即將結束,21世紀正大踏步地向我們走來。在這個世紀之交的重要時刻,人們都在回顧、總結過去,也在探索、展望未來。如何描繪世紀世界文學地圖,如何闡述20世紀世界文學的歷程、變化和發(fā)展、共性和特性、成就和不足,已成為一個大家關注和需要共同探索的迫切課題。這部被列為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八五”規(guī)劃項目的“20世紀外國國別文學史叢書”,就是在這方面所作的一種探索。本書的主導性動機當然還是傳達基本停息,尤其是傳達20世紀下半葉英國文學的基本停息,因而它可能更像一部工具書。迄今為止,我國外國文學界在這方面所做的工作不能說已非常令人滿意了。事實上,外國文學研究界對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英國文學的認識遠不如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前和19世紀英國文學的認識來得深透,例如湯姆·斯托普德、哈羅德·品特、西默斯·希尼、馬丁·艾米斯等作家評介得就不夠,對朱利安·巴恩斯、伊恩·麥克尤恩、彼得·艾克羅伊德、安妮塔·布魯克娜的介紹就更少了,或幾乎沒有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