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套叢書的研究方法呈現(xiàn)多樣化趨勢,其中有結構——功能主義方法、個案研究法、實證研究法、新制度主義研究法、經濟分析法、政治分析法、歷史研究法等,其核心是結構——功能主義。結構——功能主義是西方政治學的研究方法之一,它同樣適用于行政管理學的研究。該主義試圖通過剖析行政結構和功能來揭示行政系統(tǒng)運轉的規(guī)律。其基本前提是:行政結構的普遍性,行政功能的普遍性,行政結構的多功能性,行政結構的根本功能是維持行政系統(tǒng)的生存。這些基本前提對于中國行政系統(tǒng)來說,無疑都是存在的。運用結構——功能主義有助于理解各種政治現(xiàn)象之間、行政現(xiàn)象之間以及行政現(xiàn)象與社會現(xiàn)象之間的復雜關系,有助于進行綜合性的研究,開辟了一條從部分與整體、結構與功能的相互關系上進行行政分析的途徑,提供了新的研究框架。結構——功能主義既為本套叢書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也為本套叢書提供了完整的分析框架?!妒姓芾怼确皇姓{查》終于脫稿,實非易事。前后歷時三年,調查、寫作,再調查、再寫作,如此反復多次,才得完成。這里首先要感謝袁瑞軍、姜大明同志的引薦,感謝廊坊市、市政府以及商振林秘書長、王秘書、劉科長、倪科長等同志的大力支持和幫助。謝慶奎、湯大華同志主持了這項調查,曾經四下廊坊。毛壽龍、寧宇、薛亮也曾先后參加過調查。在比較充分的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由湯大華等同志負責具體撰寫任務,具體分工是:第一章、第二章,寧宇;第三章、第四章,毛壽龍;第五章、第六章,湯大華;第七章,薛亮。謝慶奎對大部分章節(jié)提出過修改意見。最后由江榮海同志統(tǒng)一修改定稿。 一項關于中國地級市政府管理的個案研究如何操作?如果使這種研究做到民族化和規(guī)范化?還需要進行深入的探討和摸索。望學者和讀者不吝賜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