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漢字通易經》是蕭啟宏先生創(chuàng)立漢字起易說的理論著作。全書共分六章。第一章,符號本源自然書,人為記事畫百物。闡述了人類發(fā)明文字前期,共同的規(guī)律是從原始圖畫到原始文字;第二章,伏羲畫卦明大道,神農演卦理盡曉。是說明在漢字未發(fā)明之前,中國史前文化的背景和思想水平,即漢字之前的基礎;第三章,黃帝用易命百物,易語相通漢語路。主要分析了黃帝時代易卦應用的發(fā)展和易卦原理對漢語形成的有機聯(lián)系;第四章,倉頡推卦演字符,形音藏理傳千秋。重點說明了易從卦圖到字符的演進原理和解釋方法。并已說明了漢字為何歷久不衰、與天地共存的內在原因;第五章,漢字問世在上古,師出易門非凡物。是論述后世學者在漢字產生時間、來源認識上的失誤,提出對漢字既不要神秘,也不要菲?。欢嬲灞驹?,找到規(guī)律,重在應用;第六章,漢宇易符醒世說,東方文明氣磅礴。介紹了西方拼音文字產生的不同環(huán)境及不同用途,以及拼音文字字母對漢字教學、漢字信息處理的輔助作用,倡導漢字文化對西方文化的包容和兼納,指明了新的時代,開發(fā)和應用漢字寶藏的廣闊前景。此書的學術價值及歷史意義,正如張志公先生所說:“不僅對漢語漢字本身的教學和信息處理有意義,而且,對整個民族文化的繼承與發(fā)展也具有積極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