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論
第一章 跨國公司與海外沉沒成本
1.1 直接投資(廠商)與沉沒成本
1.2 跨國公司的國外沉沒資產和邊際成本
1.3 成本函數
1.4 海外沉沒資產的策略意義
1.4.1 沉沒成本與“可信承諾”
1.4.2 靜態(tài)競爭:庫諾特均衡與貝特蘭德均衡
1.5 沉沒成本的增長
1.5.1 一般性的說明
1.5.2 出口替代的對外直接投資:一個簡化的模型
1.6 小結
第二章 行業(yè)進入壁壘
2.1 規(guī)模經濟與行業(yè)進入壁壘
2.1.1 B—S—M限制定價模型
2.1.2 威脅的可信性
2.1.3 沉沒成本與策略性限制定價
2.1.4 跨國公司在東道國的策略性進入壁壘
2.2 成本優(yōu)勢與進入壁壘
2.2.1 機會成本與壟斷租
2.2.2 資產專用性和交易成本
2.3 異質產品生產與行業(yè)進入壁壘
2.3.1 跨國公司與異質產品
2.3.2 廣告的壁壘效應
2.4 克服國外行業(yè)進入壁壘
2.5 小結
第三章 消除競爭
3.1 生產規(guī)模效應
3.2 分離市場效應
3.2.1 局部的競爭
3.2.2 跨市場的聲譽
3.2.3 跨市場聲譽與實在的競爭對手
3.3 跨國公司與掠奪性競爭手段
3.4 “寡占反應”和“交換威脅”
3.4.1 “寡占反應”和“交換威脅”
3.4.2 以對外直接投資緩解競爭強度
3.4.3 國內市場力量支持下的對外直接投資
3.4.4 一些實例
3.5 小結
附錄:非對稱不完全信息下的跨市場聲譽
第四章 串謀
4.1 基本模型
4.2 不對稱的國內外市場
4.2.1 廠商數目不同
4.2.2 需求增長率不同
4.2.3 經濟波動不完全正才目關
4.3 成本差異廠商
4.3.1 單國競爭均衡
4.3.2 跨國競爭——對稱成本優(yōu)勢
4.3.3 跨國競爭——非對稱成本優(yōu)勢
4.4 小結
第五章 新技術的競爭
5.1 跨國公司與創(chuàng)新效率
5.1.1 跨國公司的海外新技術研究和開發(fā)
5.1.2 大小廠商的新技術研究和開發(fā)效率
5.2 市場力量與技術創(chuàng)新的動機——熊彼特和阿羅
5.3 跨國公司與單國生產廠商的新技術研究和開發(fā)競爭——基礎模型
5.3.1 模型假設
5.3.2 納什均衡
5.3.3 廠商業(yè)績和行業(yè)技術進步格局
5.4 垂直一體化及水平一體化公司
5.5 核心技術的換代
5.6 新技術研究和開發(fā)溢出效應的影響
5.7 技術轉讓方向
5.7.1 技術轉讓——產品競爭
5.7.2 技術轉讓——分隔的產品市場
5.8 經驗實證
5.9 小結
結語
參考文獻
漢英人名對照表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