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時勢造英雄”。我遠非英雄,一生平庸之至,但我所寄身的“時勢”確實太不平凡。承平時代活了幾輩子的人也不能夢想更不能親歷我這樣的驚濤駭浪。幸乎不幸乎?我碰上了曠古未遇的迅疾而巨大的世變,使我平庸的一生因時代的沖擊帶上了不平凡的色彩。因此,與其說我的自傳體回憶錄有什么價值,無寧是在我身上折射出的時代能供并世人思索,供后世人悼嘆。我是“五四”的同齡人,生逢新文化與舊文明搏擊的關捩時會。步入成年,碰上了決定國族存亡的抗日戰(zhàn)爭,我逃不脫流亡和求生掙扎的命運。接踱而來的是解放戰(zhàn)爭和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我和同代人原來預期將迎來燦爛的前程;沒想到又遇上整整一個世代的折騰,飽嘗了所謂“觸及靈魂”又觸及肉體的磨難。走出噩夢,已屆花甲之年。從成年到投老的人生跋涉,曲曲折折地歷盡了流亡、牢獄、播遷、勞役種種屈辱和艱辛,雖不驚天動地,確也死去活來。倘若在承平年代,這樣的經歷庶幾也只有英雄人物才能承擔,但時代偏讓我這個平凡人挨上了。我的同代人有這樣的遭遇者很多,但一個人有一個人的世界。作為時代的親歷者和歷史的見證人,我以為我有義務將一切記錄下來,絕不僅僅為我自己。這本自傳體回憶錄由我口述,老伴吳仲華筆錄整理。我們共同生活了五十多年,部分由于我的牽累(當然,即使不是我的緣故,時代也不會放過她),她和我承擔著同樣的命運,我的一切她都熟知,并有共同感受,勞她來干這件事是最合適不過了。她也有自己的活要忙,抽出幾個月的時間來完成這事,我對她十分感激。一生經歷的事情太多了,如果遇上大作家,足夠寫一部多卷本的史詩式的小說,打個比方,五百萬言。巴。但我沒有這能耐,只能記下這點梗概。有些遠年的事件細節(jié),有些人名和年月什么的也許還有記誤,但基本事實錯不到哪里去。自顧一生,沒有做過什么對不起人和對不起世界的事,一切都無妨照實說出;本來也不像某些大人物的通體漂亮,無須為愛惜羽毛而作無謂的粉飾,這點倒是敢向讀者打保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