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法律司法制度擾亂公共秩序罪

擾亂公共秩序罪

擾亂公共秩序罪

定 價:¥25.00

作 者: 趙秉志主編
出版社: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新刑法典分則實用叢書
標 簽: 擾亂公共秩序罪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810592574 出版時間: 1999-0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9cm 頁數(shù): 512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本書所論及的擾亂公共秩序罪,在章節(jié)設置和體系編排上,充分尊重中國新刑法典對于此類犯罪的法第設置規(guī)律和邏輯排列結構,在對擾亂公共秩序罪作為類罪的共性特征加以中肯的分析和概括之后,依據(jù)法條順序對中國現(xiàn)行刑法典中所設置的35種擾亂公共秩序界的具體罪種從構成特征、司法認定、刑罰適用三個基本方面進行全面、深入、系統(tǒng)的研究和論述,并注重穿插和分析、引用現(xiàn)有最新詞法判例,以期在充分探求立法原有和思考司法疑點、難點的基礎上,為刑事司法實務機關提供較為可信、可行的定罪與量刑方面的參考性意見,并同時希望能為刑法理論界所認同。

作者簡介

  本書作者趙秉志1956年生,河南南陽人。新中國首屆刑法學博士(中國人民大學,1988年3月)。現(xiàn)任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國際刑法研究所副所長。兼任中國法學會刑法學研究會副總干事、全國人大內務司法委員會青少年專門小組成員、最高人民檢察院研究室顧問等多種學術職務。1988年以來作為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刑法修改小組成員參與中國刑法典的修改工作。1991年被國家授予“做出突出貢獻的中國博士學位獲得者”稱號,1995年被評定為“全國十名杰出青年法學家”。出版專業(yè)書籍(含獨著、主編、合著、合譯)《犯罪主體論》、《刑法研究系列》、《刑法爭議問題研究》、《新刑法典的創(chuàng)制》、《新刑法教程》、《新刑法全書》等百余種,在中外報刊上發(fā)表論文、文章近400篇。主持、參加了近20項國家或部委級科研項目,論著曾10余次獲國家級、部委級或院校的獎勵。劉志偉1967年生,河南鄧州人。1989年畢業(yè)于河南大學政治系,獲法學學士學位。1995年畢業(yè)于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獲法學碩士學位。1998年畢業(yè)于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獲法學博士學位。現(xiàn)為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刑法教研室講師。參加撰寫《中華法學大辭典·刑法學卷》、《中國特別刑法研究》、《新刑法全書》、《現(xiàn)代世界毒品犯罪及其懲治》等10余部專業(yè)書籍,在《法學評論》、《河北法學》等各級報刊上發(fā)表論文10余篇。于志剛1973年生,河南洛陽人。1995年于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本科畢業(yè),獲法學學士學位;1998年畢業(yè)于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獲法學碩士學位;現(xiàn)為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刑法專業(yè)博士研究生。主要著作有《新刑法典拆解比較與適用》、《毒品犯罪之理論問題研究》、《新刑法全書》(合著)、《現(xiàn)代世界毒品犯罪及其懲治》(合著)等10余部,在各級報刊上發(fā)表論文10余篇。周加海1972年生,江蘇阜寧人。1994年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學畢業(yè),獲工學學士學位;現(xiàn)為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刑法專業(yè)碩士研究生。參加撰寫《危害公共衛(wèi)生罪》、《毒品犯罪懲治與防范全書》等多部著作。沈小菊1972年生,江蘇大豐人。1995年于北京外國語大學本科畢業(yè),獲文學學士學位;現(xiàn)為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刑法專業(yè)碩士研究生。許成磊1975年生,山東郯城縣人。1997年于山東師范大學中文系本科畢業(yè),獲文學學士學位;現(xiàn)為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刑法專業(yè)碩士研究生。時延安1972年生,黑龍江牡丹江人。1994年于黑龍江大學法律系本科畢業(yè),獲法學學士學位;現(xiàn)為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刑法專業(yè)碩士研究生。雷建斌1970年生,陜西省眉縣人。1992年于西北政法學院本科畢業(yè),獲法學學士學位;現(xiàn)為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刑法專業(yè)碩士研究生。張永紅1974年生,河南南陽人。1997年于北京大學國際政治系本科畢業(yè),獲法學學士學位;現(xiàn)為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刑法專業(yè)碩士研究生。

圖書目錄

     目 錄
   第一章 擾亂公共秩序罪概述
    一、擾亂公共秩序罪的概念
    二、擾亂公共秩序罪的構成特征
    三、擾亂公共秩序罪的刑罰適用
   第二章 妨害公務罪
    一、妨害公務罪的概念和構成特征
    二、妨害公務罪的司法認定
    三、妨害公務罪的刑罰適用
   第三章 煽動暴力抗拒法律實施罪
    一、煽動暴力抗拒法律實施罪的概念和構成特征
    二、煽動暴力抗拒法律實施罪的司法認定
    三、煽動暴力抗拒法律實施罪的刑罰適用
   第四章 招搖撞騙罪
    一、招搖撞騙罪的概念和構成特征
    二、招搖撞騙罪的司法認定
    三、招搖撞騙罪的刑罰適用
   第五章 偽造、變造、買賣國家機關公文、證件、
    印章罪
    一、偽造、變造、買賣國家機關公文、證件、
     印章罪的概念和構成特征
    二、偽造、變造、買賣國家機關公文、證件、
      印章罪的司法認定
    三、偽造、變造、買賣國家機關公文、證件、
      印章罪的刑罰適用
   第六章 盜竊、搶奪、毀滅國家機關公文、證件、
    印章罪
    一、盜竊、搶奪、毀滅國家機關公文、證件、
     印章罪的概念和構成特征
    二、盜竊、搶奪、毀滅國家機關公文、證件、
     印章罪的司法認定
    三、盜竊、搶奪、毀滅國家機關公文、證件、
      印章罪的刑罰適用
   第七章 偽造公司、企業(yè)、事業(yè)單位、人民團體印章
    罪
    一、偽造公司、企業(yè)、事業(yè)單位、人民團體印章罪
      的概念和構成特征
    二、偽造公司、企業(yè)、事業(yè)單位、人民團體印章罪
      的司法認定
    三、偽造公司、企業(yè)、事業(yè)單位、人民團體印章罪
      的刑罰適用
   第八章 偽造、變造居民身份證罪
    一、偽造、變造居民身份證罪的概念和構成特征
    二、偽造、變造居民身份證罪的司法認定
    三、偽造 變造居民身份證罪的刑罰適用
   第九章 非法生產(chǎn) 買賣警用裝備罪
    一、非法生產(chǎn)、買賣警用裝備罪的概念和構成
     特征
    二、非法生產(chǎn)、買賣警用裝備罪的司法認定
    三、法生產(chǎn) 買賣警用裝備罪的刑罰適用
   第十章 非法獲取國家秘密罪
    一、非法獲取國家秘密罪的概念和構成特征
    二、非法獲取國家秘密罪的司法認定
    三、非法獲取國家秘密罪的刑罰適用
   第十一章 非法持有國家絕密、機密文件、資料、
    物品罪
    一、非法持有國家絕密、機密文件、資料、物品罪
     的概念和構成特征
    二、非法持有國家絕密、機密文件、資料、物品罪
      的司法認定
    三、非法持有國家絕密、機密文件、資料、物品罪
    的刑罰適用
   第十二章 非法生產(chǎn) 銷售間諜專用器材罪
    一、非法生產(chǎn) 銷售間諜專用器材罪的
      概念和構成特征
    二、非法生產(chǎn)、銷售間諜專用器材罪的
      司法認定
    三、非法生產(chǎn)、銷售間諜專用器材罪的
     刑罰適用
   第十三章 非法使用竊聽、竊照專用器材罪
    一、非法使用竊聽、竊照專用器材罪的概念和構成
     特征
    二、非法使用竊聽、竊照專用器材罪的司法認定
    三、非法使用竊聽 竊照專用器材罪的刑罰適用
   第十四章 非法侵入計算機信息系統(tǒng)罪
    一、非法侵入計算機信息系統(tǒng)罪的概念和
     構成特征
    二、非法侵入計算機信息系統(tǒng)罪的司法認定
    三、非法侵入計算機信息系統(tǒng)罪的刑罰適用
   第十五章 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tǒng)罪
    一、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tǒng)罪的概念和構成特征
    二、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tǒng)罪的司法認定
    三、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tǒng)罪的刑罰適用
   第十六章 擾亂無線電通訊管理秩序罪
    一、擾亂無線電通訊管理秩序罪的概念和構成
     特征
    二、擾亂無線電通訊管理秩序罪的司法認定
    三、擾亂無線電通訊管理秩序罪的刑罰適用
   第十七章 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罪
    一、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罪的概念和構成特征
    二、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罪的司法認定
    三、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罪的刑罰適用
   第十八章 聚眾沖擊國家機關罪
    一、聚眾沖擊國家機關罪的概念和構成特征
    二、聚眾沖擊國家機關罪的司法認定
    三、聚眾沖擊國家機關罪的刑罰適用
   第十九章 聚眾擾亂公共場所秩序、交通秩序罪
    一、聚眾擾亂公共場所秩序 交通秩序罪的
      概念和構成特征
    二、聚眾擾亂公共場所秩序 交通秩序罪的
      司法認定
    三、聚眾擾亂公共場所秩序 交通秩序罪的
      刑罰適用
   第二十章 聚眾斗毆罪
    一、聚眾斗毆罪的概念和構成特征
    二、聚眾斗毆罪的司法認定
    三、聚眾斗毆罪的刑罰適用
   第二十一章 尋釁滋事罪
    一、尋釁滋事罪的概念和構成特征
    二、尋釁滋事罪的司法認定
    三、尋釁滋事罪的刑罰適用
   第二十二章 組織 領導、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罪
    一、組織、領導、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罪的概念
     和構成特征
    二、組織 領導、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罪的司法
     認定
    三、組織 領導 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罪的刑罰
     適用
   第二十三章 入境發(fā)展黑社會組織罪
    一、入境發(fā)展黑社會組織罪的概念和構成特征
    二、入境發(fā)展黑社會組織罪的司法認定
    三、入境發(fā)展黑社會組織罪的刑罰適用
   第二十四章 包庇、縱容黑社會性質組織罪
    一、包庇 縱容黑社會性質組織罪的概念和構成
     特征
    二、包庇、縱容黑社會性質組織罪的司法認定
    三、包庇 縱容黑社會性質組織罪刑罰適用
   第二十五章 傳授犯罪方法罪
    一、傳授犯罪方法罪的概念和構成特征
    二、傳授犯罪方法罪的司法認定
    三、傳授犯罪方法罪的刑罰適用
   第二十六章 非法集會、游行、示威罪
    一、非法集會、游行、示威罪的概念和構成特征
    二、非法集會 游行 示威罪的司法認定
    三、非法集會 游行 示威罪的刑罰適用
   第二十七章 非法攜帶武器、管制刀具、爆炸物參加
    集會 游行、示威罪
    一、非法攜帶武器、管制刀具、爆炸物參加集會、
     游行、示威罪的概念和構成特征
    二、非法攜帶武器、管制刀具、爆炸物參加集會、
     游行、示威罪的司法認定
    三、非法攜帶武器、管制刀具、爆炸物參加集會、
      游行 示威罪的刑罰適用
   第二十八章 破壞集會 游行 示威罪
    一、破壞集會、游行、示威罪的概念和構成特征
    二、破壞集會、游行、示威罪的司法認定
    三、破壞集會 游行 示威罪的刑罰適用
   第二十九章 侮辱國旗、國徽罪
    一、侮辱國旗、國徽罪的概念和構成特征
    二、侮辱國旗、國徽罪的司法認定
    三 侮辱國旗 國徽罪的刑罰適用
   第三十章 組織、利用會道門、邪教組織、利用迷信
    破壞法律實施罪
    一、組織、利用會道門、邪教組織、利用迷信破壞
     法律實施罪的概念和構成特征
    二、組織、利用會道門、邪教組織、利用迷信破壞
      法律實施罪的司法認定
    三、組織 利用會道門 邪教組織 利用迷信破壞
     法律實施罪的刑罰適用
   第三十一章 組織、利用會道門、邪教組織、利用迷信
    致人死亡罪
    一、組織、利用會道門、邪教組織、利用迷信致人
     死亡罪的概念和構成特征
    二、組織、利用會道門、邪教組織、利用迷信致人
     死亡罪的司法認定
    三、組織、利用會道門、邪教組織、利用迷信致人
      死亡罪的刑罰適用
   第三十二章 聚眾淫亂罪
    一、聚眾淫亂罪的概念和構成特征
    二、聚眾淫亂罪的司法認定
    三、聚眾淫亂罪的刑罰適用
   第三十三章 引誘未成年人聚眾淫亂罪
    一、引誘未成年人聚眾淫亂罪的概念和構成
     特征
    二、引誘未成年人聚眾淫亂罪的司法認定
    三、引誘未成年人聚眾淫亂罪的刑罰適用
   第三十四章 盜竊、侮辱尸體罪
    一、盜竊、侮辱尸體罪的概念和構成特征
    二、盜竊、侮辱尸體罪的司法認定
    三、盜竊 侮辱尸體罪的刑罰適用
   第三十五章 賭博罪
    一、賭博罪的概念和構成特征
    二、賭博罪的司法認定
    三、賭博罪的刑罰適用
   第三十六章 故意延誤投遞郵件罪
    一、故意延誤投遞郵件罪的概念和構成特征
    二、故意延誤投遞郵件罪的司法認定
    三、故意延誤投遞郵件罪的刑罰適用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