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清·光緒二十九年癸卯湖南益元書局??尽督饏T方歌括》為藍本編寫。篇名及方劑順序悉遵原本。每篇之首,均冠以[說明],簡要介紹本篇所論病名概念、范圍及主要內容。諸方下依次列[原文]、[注釋]、[釋解]、[按語]等項目?!督饏T》與《傷寒論》重復的方劑,原書無方歌,僅在下方注“方見《傷寒論》”或“見《長沙方歌括》”。為保持本書的完整性,則隨文選取《長沙方歌括》補之,計有40余方。本書之重復方,仍遵原本排列順序,特于原文內注“方歌見某某”。對[原文]部分適當予以斷句、標點。并參考有關文獻資料,訂正部分明顯錯訛者。為適應現(xiàn)代閱讀習慣,改原豎排本為橫排。因此,原書方后“右某味”,相應改為“上某味”。為方便自學和初學,原書繁體字一律必變簡化字。并將原書中個別少見的異體字改為通用字。原書以《金匱》之篇為節(jié),似無分卷之必要,故刪其卷數(shù)。原書“小引”、“序言”、“跋”等。與《金匱》方無關,故刪而未錄。書末附以《長沙方歌括》、仲影方之用量、方劑索引等,以便學者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