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研究已經成為中國共產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這是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統(tǒng)一的前提和基礎,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的基本經驗。過去,黨領導全國人民走出了一條有中國特色的民主革命之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又走出了一條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之路,這一切都離不開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踐的結合.而這個結臺過程,必須要以調查研究為前提。如果說中國共產黨從勝利走向勝利的進程中有什么奧秘的話,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課入實際,深入群眾,了解實際情況,深入進行調查研究,從而制定正確的方針政策,就是最大的奧秘。怎樣才能搞好調查研究,這仍然是當前租今后擺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改革開放偉業(yè)面前科學研究的艱巨任務。《中外調研藝術》一書,在這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它不僅從理論和實踐上較好地回答了這個問題,而且高屋建瓴,把調查研究作為一門科學藝術展現在人們面前。從事此書寫作的作者大多數是長期從事調查研究工作的文秘部門干部;他們在長期的工作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調查研究經驗,結合自己的切身體會,作了概括歸納,對調研藝術的諸多問題作了大膽探索,提出了新的見解和看法,并把源遠流長的前入探索和散見千歷史與現代文獻典籍中,特別是體現于歷史臣匠;偉大革命家的領導實踐中的調研藝術思想,集中起來加以比較;鑒別、篩選、錘煉,使之系統(tǒng)化,對中外古往今來調查研究的經驗進行概括總結,把它上升到理論的高度。這些寶貴的經驗總結,體現著中國人民的無尚智慧。它猶如寶石,閃閃耀眼,它酷像松柏,永遠常青,它蘊含哲理性,令人耳聰目明,發(fā)人深省,使人醒悟;它以較強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論性,使讀者受到教育和啟迪,思想境界得到升華,精神為之振奮;它以活潑的語言、生動的事例、翔實的史料,令人信服,使讀者茅塞頓開;它思路縱橫,構思奇巧,使人感到一股清新的文學氣息滲入心田。目前,我國各地正在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全面落實黨的十五大精神,改革開放的浪潮席卷祖國大地,為各級干部運用調研藝術提供了良好的實踐環(huán)境和廣闊的歷史舞臺。讓我們大家攜起手來,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改革開放的征途中,為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調研藝術理論大廈添磚加瓦而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