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計算機/網絡操作系統(tǒng)LinuxLinux安裝與配置簡明手冊

Linux安裝與配置簡明手冊

Linux安裝與配置簡明手冊

定 價:¥28.00

作 者: (美)Dee-Ann LeBlanc(D.A.勒布朗),Isaac-Hajime Yates(I.H.耶茨)著;楊濤 等譯
出版社: 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叢編項: Linux與自由軟件資源叢書
標 簽: Linux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111079736 出版時間: 2000-05-01 包裝: 平裝
開本: 26cm 頁數: 251 字數:  

內容簡介

  本書詳細介紹如何在個人電腦上安裝配置Caldera和Red Hat兩種發(fā)行版本的Linux操作系統(tǒng),并能幫助用戶解決安裝和配置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本書既能指導你進行基本的安裝步驟,也能指導你定制獨具特色的Linux操作系統(tǒng)。通過本書的學習,你會成為一個Linux操作系統(tǒng)的安裝專家,并能使配置的機器完全按自己的意愿工作。

作者簡介

暫缺《Linux安裝與配置簡明手冊》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前言
第1章 安裝Linux操作系統(tǒng)的準備工作
1.1 概述
1.1.1 什么是Linux操作系統(tǒng)
1.1.2 Linux操作系統(tǒng)的發(fā)行版本
1.1.3 安裝Linux操作系統(tǒng)之前的準備工作
1.2 快速解決方案
1.2.1 使用Windows 95/98/NT查看系統(tǒng)信息
1.2.2 查看Red Hat發(fā)行版本的硬件兼容清單
1.2.3 查看Caldera發(fā)行版本的硬件兼容清單
1.2.4 查找Linux操作系統(tǒng)的低價CD-ROM光盤
1.2.5 查找關于Linux操作系統(tǒng)的最新新聞
1.2.6 確定Linux操作系統(tǒng)能否滿足你的工作需要
第2章 對硬盤驅動器進行分區(qū)
2.1 概述
2.2 快速解決方案
2.2.1 使用FIPS程序在不破壞原有數據的前提下調整分區(qū)
2.2.2 使用Red Hat公司的Disk Druid程序增加分區(qū)
2.2.3 使用Partition Magic程序整理硬盤并增加分區(qū)
2.2.4 使用Caldera公司的Disk Partition程序增加分區(qū)
第3章 安裝Caldera發(fā)行版本
3.1 概述
3.1.1 安裝過程
3.1.2 Caldera發(fā)行版本的安裝選項
3.1.3 配置圖形的考慮
3.1.4 安裝多個操作系統(tǒng)
3.2 快速解決方案
3.2.1 從CD-ROM光盤外始運行安裝程序
3.2.2 安裝Caldera公司的Windows下的輔助安裝工具程序
3.2.3 確定哪些安裝盤是必需的
3.2.4 制作安裝盤
3.2.5 制作一張Windows下的引導盤
3.2.6 從軟盤開始運行安裝程序
3.2.7 為一個專用的本地網絡分配IP地址
3.2.8 從引導管理程序失誤中恢復NT
3.2.9 制作一張定制的Linux操作系統(tǒng)引導盤
3.2.10 設置直接引導啟動到Caldera發(fā)行版本
3.2.11 直接引導啟動到Caldera發(fā)行版本
3.2.12 診斷使用LILO程序引導啟動時出現的掛起錯誤
3.2.13 恢復主引導記錄
3.2.14 運行LILO程序
3.2.15 設置LILO程序
3.2.16 確定磁盤參數
3.2.17 在LILO程序中設置用來選擇某個操作系統(tǒng)的啟動引導延時
3.2.18 重新安裝LILO程序
3.2.19 刪除LILO程序
3.2.20 關閉系統(tǒng)
第4章 安裝Red Hat發(fā)行版本
4.1 概述
4.1.1 安裝過程
4.1.2 Red Hat發(fā)行版本的安裝級別
4.1.3 LILO程序,Linux操作系統(tǒng)的加載程序
4.1.4 配置顯示選項的考慮
4.1.5 系統(tǒng)開機引導時可以使用的服務
4.1.6 安裝多個操作系統(tǒng)
4.2 快速解決方案
4.2.1 確定哪些安裝盤是必需的
4.2.2 制作一張Linux操作系統(tǒng)的安裝引導盤
4.2.3 下載最新的引導啟動映像
4.2.4 制作一張Windows卜的引導盤
4.2.5 從一張引導盤開始運行安裝程序
4.2.6 從CD-ROM光盤開始運行安裝程序
4.2.7 為NFS、HTTP或者FTP安裝設置一個本地服務器
4.2.8 為一個專用的本地網絡分配IP地址
4.2.9 通過一個NFS掛裝進行安裝
4.2.10 從一個硬盤驅動器分區(qū)進行安裝
4.2.11 從一個HTTP或者FTP服務器進行安裝
4.2.12 從引導管理程序失誤中恢復NT
4.2.13 選擇需要安裝哪些組件和軟件包
4.2.14 使用虛擬控制臺跟蹤和調試安裝過程
4.2.15 引導進入Linux操作系統(tǒng)
4.2.16 診斷使用LILO程序啟動引導時出現的掛起錯誤
4.2.17 可以用在MBR中的LILO程序的代用程序
4.2.18 恢復MBR
4.2.19 運行LILO程序
4.2.20 設置LILO程序
4.2.21 配置LILO程序引導多個操作系統(tǒng)
4.2.22 確定磁盤參數
4.2.23 設置用來選擇某個操作系統(tǒng)的啟動引導延時
4.2.24 在LILO程序中設置一個缺省的操作系統(tǒng)
4.2.25 重新安裝LILO程序
4.2.26 刪除LILO程序
4.2.27 選擇自動啟用哪些服務
4.2.28 關閉系統(tǒng)
4.2.29 讓Linux操作系統(tǒng)檢查1GB以上的RAM系統(tǒng)內存
第5章 使用Linux操作系統(tǒng)
5.1 概述
5.1.1 Linux操作系統(tǒng)與DOS和NT的比較
5.1.2 文件存取權限和所有權限
5.2 快速解決方案
5.2.1 設置日期
5.2.2 設置時間
5.2.3 列出目錄的內容清單
5.2.4 切換目錄路徑
5.2.5 確定自己所在的位置
5.2.6 解讀文件和目錄清單列表
5.2.7 改變文件和目錄的存取權限
5.2.8 改變文件和目錄的所有者
5.2.9 給文件和目錄改名
5.2.10 建立目錄
5.2.11 建立鏈接
5.2.12 刪除目錄
5.2.13 拷貝文件和目錄
5.2.14 移動文件和目錄
5.2.15 刪除文件
5.2.16 識別二進制文件
5.2.17 使用Vi文本編輯器程序
5.2.18 使用pico文本編輯器程序
5.2.19 查看文本文件,不使用文本編輯器程序
5.2.20 把命令結果輸出到文本文件中
5.2.21 建立別名
5.2.22 使用find命令確定文件存放位置
5.2.23 通過搜索locate數據庫來查找文件
5.2.24 在path語句說明的路徑中查找文件
5.2.25 在path語句中添加新路徑
5.2.26 在文件內容中查找文本
5.2.27 尋求幫助
5.2.28 在后臺運行命令程序
5.2.29 確定當前運行的命令
5.2.30 把命令程序調到后臺去
5.2.31 把后臺命令調回前臺來
5.2.32 取消正在執(zhí)行的命令
5.2.33 清除屏幕
5.2.34 一次執(zhí)行多個命令
5.2.35 退出登錄
5.2.36 重新引導啟動機器
5.2.37 系統(tǒng)關機
第6章 配置X圖形界面
6.1 概述
6.2 快速解決方案
6.2.1 在Caldera發(fā)行版本中配置X圖形界面的準備工作
6.2.2 在Caldera發(fā)行版本中配置鼠標
6.2.3 在Caldera發(fā)行版本中配置鍵盤
6.2.4 在Caldera發(fā)行版本中配置圖形卡
6.2.5 在Caldera發(fā)行版本中配置顯示器
6.2.6 在Caldera發(fā)行版本中配置圖形顯示模式和顏色設置
6.2.7 在Caldera發(fā)行版本中配置X服務器程序本身
6.2.8 在Red Hat發(fā)行版本中配置X圖形界面
6.2.9 在Red Hat發(fā)行版本中定制配置一臺顯示器
6.2.10 在Red Hat發(fā)行版本中配置圖形顯示模式
6.2.11 手動調整X圖形界面
6.2.12 手動配置顯示器
6.2.13 手動配置圖形卡
6.2.14 手動配置圖形顯示模式
6.2.15 進入GUI
第7章 窗口管理器程序和桌面環(huán)境
7.1 概述
7.1.1 窗口管理器程序
7.1.2 桌面環(huán)境
7.2 快速解決方案
7.2.1 查找窗口管理器程序
7.2.2 在Gnome桌面環(huán)境中運行程序
7.2.3 在Gnome桌面環(huán)境中隱藏任務條
7.2.4 使用Gnome桌面環(huán)境中的幫助系統(tǒng)
7.2.5 使用Gnome桌面環(huán)境中的控制面板
7.2.6 在KDE桌面環(huán)境中運行程序
7.2.7 在KDE桌面環(huán)境中隱藏任務條
7.2.8 使用KDE桌面環(huán)境中的幫助系統(tǒng)
7.2.9 使用KDE桌面環(huán)境中的控制中心
7.2.10 在KDE桌面環(huán)境使用COAS
7.2.11 安裝一個新的窗口管理器程序
第8章 建立用戶帳戶
8.1 概述
8.1.1 口令字
8.1.2 編寫添加用戶命令腳本程序
8.2 快速解決方案
8.2.1 添加一個新用戶
8.2.2 添加或者修改一個口令字
8.2.3 通過linuxconf程序添加一個新用戶
8.2.4 查看關于新用戶的缺省設置
8.2.5 選擇關于新用戶的缺省設置
8.2.6 改變關于新用戶的缺省設置
8.2.7 修改現有用戶的信息
8.2.8 通過linuxconf程序修改現有用戶的信息
8.2.9 安裝shadow口令字軟件包
8.2.10 轉換用戶系統(tǒng)使用shadow口令字
8.2.11 轉換用戶系統(tǒng)不再使用Shadow口令字
8.2.12 查找缺省的用戶配置文件
8.2.13 查找容易被破譯的口令字
8.2.14 凍結一個用戶
8.2.15 通過linuxconf程序凍結一個用戶
8.2.16 刪除一個用戶
8.2.17 通過linuxconf程序刪除一個用戶
8.2.18 檢查系統(tǒng)的易受攻擊性
8.2.19 修改源代碼使程序能夠運行在使用shadow口令字功能的系統(tǒng)中
8.2.20 打開linuxconf程序
第9章 Linux操作系統(tǒng)的文件系統(tǒng)
9.1 概述
9.1.1 文件系統(tǒng)基礎
9.1.2 Linux文件系統(tǒng)的格式
9.2 快速解決方案
9.2.1 建立一個文件系統(tǒng)
9.2.2 掛裝到文件系統(tǒng)上
9.2.3 從文件系統(tǒng)上卸載
9.2.4 簡化常用掛裝命令
9.2.5 掛裝一個已經準備好的設備類型
9.2.6 在開機引導啟動時自動控裝一個設備
9.2.7 把一個現存的目錄轉移到一個新分區(qū)
第10章 編譯系統(tǒng)內核
10.1 概述
10.1.1 為什么要編譯
10.1.2 為什么不編譯
10.1.3 內核升級問題
10.1.4 應該使用哪一個內核
10.1.5 系統(tǒng)內核配置選項
10.2 快速解決方案
10.2.1 確定用戶正在使用的是哪個版本的內核
10.2.2 確定內核是測試版還是正式版
10.2.3 通過發(fā)行商做好升級內核的準備
10.2.4 哪里可以找到內核源代碼
10.2.5 為新內核加上LILO選項
10.2.6 測試內核安裝效果
10.2.7 使用Caldera發(fā)行版本升級內核
10.2.8 使用Red Hat發(fā)行版本升級內核
10.2.9 編譯內核
10.2.10 升級內核
10.2.11 為內核源代碼打補丁
10.2.12 對缺省內核進行細調
10.2.13 安裝內核
10.2.14 加載內核模塊
10.2.15 卸載內核模塊
10.2.16 使用config程序
10.2.17 使用menuconfig程序
10.2.18 使用xconfig程序
第11章 配置LAN
11.1 概述
11.1.1 計劃一個LAN
11.1.2 網絡硬件
11.1.3 服務
11.1.4 確定用戶是否需要動態(tài)分配路由
11.2 快速解決方案
11.2.1 檢查網絡當前的設置情況
11.2.2 設置IP地址
11.2.3 在GUI中設置IP地址
11.2.4 給網絡中的計算機命名
11.2.5 在GUI中給網絡中的計算機命名
11.2.6 分配域名
11.2.7 在GUI中分配域名
11.2.8 設置動態(tài)路由分配
11.2.9 在Red Hat發(fā)行版本中設置靜態(tài)路由分配
11.2.10 為計算機配置域名解析
11.2.11 建立LAN
11.2.12 配置打印服務
11.2.13 在GUI中添加一臺打印機
11.2.14 在GUI中修改一個打印機設置
11.2.15 刪除一個打印機設置
11.2.16 在GUI中刪除一個打印機設置
11.2.17 配置一個NFS文件服務器計算機
11.2.18 配置一個NFS客戶計算機
11.2.19 確定是否需要NIS
11.2.20 配置NIS
第12章 通過Samba服務與Windows網絡集成
12.1 概述
12.2 快速解決方案
12.2.1 獲取Samba的最新版本
12.2.2 檢查是否已經安裝了Samba
12.2.3 從Red Hat發(fā)行版本的CD-ROM光盤上安裝Samba軟件包
12.2.4 從Caldera發(fā)行版本的CD-ROM光盤上安裝Samba軟件包
12.2.5 從源代碼安裝Samba軟件包
12.2.6 查看Samba守護進程是否正在運行
12.2.7 配置Samba守護進程從inetd中運行
12.2.8 配置Samba守護進程從系統(tǒng)的開機引導腳本程序中運行
12.2.9 配置Samba守護進程不從系統(tǒng)的開機引導腳本程序中運行
12.2.10 手動啟動Samba守護進程運行
12.2.11 定義主機的Samba服務訪問權限
12.2.12 建立一個Samba配置文件
12.2.13 配置硬盤驅動器共享:Linux到Windows
12.2.14 配置硬盤驅動器共享:Windows到Linux
12.2.15 從一個Windows機器上測試硬盤驅動器共享設置
12.2.16 從一個Linux機器上測試硬盤驅動器共享設置
12.2.17 配置打印共享:Linux到Windows
12.2.18 配置打印共享:Windows到Linux
12.2.19 測試打印共享
12.2.20 訪問一個Windows硬盤驅動器
第13章 連接到因特網
13.1 概述
13.1.1 PPP撥號程序
13.1.2 因特網客戶程序
13.2 快速解決方案
13.2.1 連接到ISP
13.2.2 使用kppp設置一個PPP連接
13.2.3 準備編寫一個登錄命令腳本
13.2.4 在kppp中編寫一個登錄命令腳本
13.2.5 使用linuxconf程序設置一個PPP連接
13.2.6 下載并安裝pppsetup軟件
13.2.7 使用pppsetup軟件對PPP撥號進行設置
13.2.8 從命令行撥入
13.2.9 從Caldera發(fā)行版本的GUI中撥入
13.2.1O 從Red Hat發(fā)行版本的GUI中撥入
第14章 設置因特網服務
14.1 概述
14.1.1 連接性
14.1.2 電子郵件方面的考慮
14.1.3 使所做的設置修改明確生效
14.1.4 虛擬主機
14.2 快速解決方案
14.2.1 設置虛擬主機服務
14.2.2 配置電子郵件
14.2.3 運行POP電子郵件軟件
14.2.4 配置Apache軟件的WWW服務功能
14.2.5 配置一個FTP服務器
14.2.6 配置NFS
第15章 軟件包管理
15.1 概述
15.1.1 選擇下載的軟件包格式
15.1.2 軟件打包方法
15.1.3 X Window環(huán)境中的RPM工具
15.2 快速解決方案
15.2.1 管理RPM軟件包
15.2.2 使用tar檔案文件
15.2.3 使用GZip壓縮
15.2.4 建立一個壓縮的tar文件
第16章 安裝新軟件
16.1 概述
16.2 快速解決方案
16.2.1 尋找軟件包
16.2.2 確定源代碼是否可以在你的機器上通過編譯并運行
16.2.3 替換制作文件
16.2.4 編譯源代碼
16.2.5 安裝二進制代碼
16.2.6 把軟件包添加到用戶的PATH語句中
16.2.7 識別可執(zhí)行程序
第17章 C語言編程工具
17.1 概述
17.1.1 C語言編程工具
17.1.2 Linux操作系統(tǒng)中的C語言編程
17.2 快速解決方案
17.2.1 安裝C語言編譯器
17.2.2 安裝基本C語言函數庫
17.2.3 安裝內核函數庫
17.2.4 安裝build管理器
17.2.5 安裝C語言預處理器
17.2.6 安裝文件比較工具軟件
17.2.7 安裝源代碼補丁修補軟件
17.2.8 尋找專業(yè)函數庫
17.2.9 建立一個簡單的制作文件
第18章 編寫shell命令腳本程序
18.1 概述
18.1.1 shell概述
18.1.2 良好的命令腳本程序編程習慣
18.1.3 編程示范
18.2 快速解決方案
18.2.1 編寫一個命令腳本程序
18.2.2 給變量賦值
18.2.3 使用某個變量的值
18.2.4 提示和接受輸入數據
18.2.5 忽略元字符
18.2.6 編寫條件if語句
18.2.7 接受命令行輸入
18.2.8 添加注釋語句
18.2.9 添加一個幫助組件
18.2.1O 添加一個for循環(huán)語句
18.2.11 添加一個while循環(huán)語句
18.2.12 添加一個菜單
18.2.13 二次檢查用戶輸入數據
18.2.14 比較文件、字符串以及正則表達式
18.2.15 結束一個命令腳本程序
18.2.16 測試一個命令腳本程序
18.2.17 調試一個命令腳本程序
第19章 Perl語言
19.1 概述
19.1.1 為什么使用Perl語言
19.1.2 Perl語言編程示范
19.2 快速解決方案
19.2.1 建立一個Perl程序
19.2.2 運行一個Perl程序
19.2.3 使程序輸出在下一行顯示
19.2.4 接受命令行輸入
19.2.5 給變量賦值
19.2.6 使用某個變量的值
19.2.7 測試true或者false
19.2.8 測試文件
19.2.9 使用數學計算
19.2.10 數據值比較
19.2.11 字符串處理
19.2.12 使用數組
19.2.13 使用for語句
19.2.14 使用foreach語句
19.2.15 使用if語句
19.2.16 使用unless語句
19.2.17 使用until語句
19.2.18 使用while語句
19.2.19 把數據寫入一個文件
19.2.20 從一個文件中讀出數據
第20章 配置系統(tǒng)備份策略
20.1 概述
20.2 快速解決方案
20.2.1 獲取ftape驅動程序
20.2.2 安裝ftape驅動程序
20.2.3 選擇一種備份策略
20.2.4 人工建立備份:通用方法
20.2.5 使用軟盤或磁帶機進行一次完全備份
20.2.6 從磁帶或軟盤中恢復完全備份
20.2.7 向一個現有的tar備份文件中添加文件
20.2.8 設置備份操作在指定時間執(zhí)行
20.2.9 選擇備份用的軟件
20.2.10 自動備份
20.2.11 決定是否使用一個活動硬盤驅動器系統(tǒng)
第21章 安全性問題
21.1 概述
21.2 快速解決方案
21.2.1 關閉簡單的薄弱環(huán)節(jié)
21.2.2 列出成功登錄的記錄清單
21.2.3 列出不成功登錄的記錄清單
21.2.4 查找安全漏洞
21.2.5 密切注意系統(tǒng)安全性方面的進展
21.2.6 確定是否需要一堵防火墻
21.2.7 強化對網絡驅動器訪問的控制
21.2.8 過濾向外發(fā)送的數據包
21.2.9 安裝ipchains
21.2.10 在重啟動/關機之前保存數據包過濾規(guī)則
21.2.11 開機引導后恢復數據包過濾規(guī)則
21.2.12 安裝SOCKS
21.2.13 安裝代理服務器程序
21.2.14 配置SOCKS
21.2.15 設置Linux機器通過代理防火墻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