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社會科學圖書館學/情報學/檔案學編學原論

編學原論

編學原論

定 價:¥21.50

作 者: 蔣廣學著
出版社: 南京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南京大學學術文庫
標 簽: 百科全書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305033995 出版時間: 1999-06-01 包裝:
開本: 19cm 頁數: 346頁 字數:  

內容簡介

  本書為《編輯通論》的修訂本。全書以分析編輯出版勞動的性質為基礎,以自然主義貫穿編輯六藝,闡發(fā)了編輯心靈學的理論體系。作者認為:編輯出版勞動是社會化的、擴大了的寫作勞動形式,其自然主義就是確認“言為心聲”、“心與社會相應”。是補世之缺、糾時之偏的精神生產規(guī)律和精神消費的依次增長規(guī)律決定了優(yōu)秀選題的生成;編輯必須走進歷史捕捉反映時代精神的選題,并以“歷史是衡量社會科學學術價值的自然尺度”的思想,透過作品進入作者的心靈,從而對書稿進行客觀判斷;其編稿應因作品之自然而美作品之自然,同時要按照“兄弟相混、姊妹錯嫁”的漢文字無意識差錯規(guī)律,做好校對工作;其版面和裝幀設計,應遵守“形神相如、正奇有間”的靜態(tài)視覺藝術規(guī)律,將作品送進作者所神往的境地。這樣,編輯者本人也就進入了與天地同游的至樂無為的世界。本書不僅對學術書刊的編輯有參考價值,同時對廣大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者在如何治學、如何寫作方面均有重要的啟發(fā)意義。

作者簡介

  蔣廣學,筆名應學犁、雕胡等。1940年10月生,1965年畢業(yè)于南京大學哲學專業(yè),后留校任教;1974年參與南京大學學報復刊工作,1985年起任南京大學學報編輯部副主編,主持人文、哲學和社會科學版的編輯出版工作;1990年起調的中國思想家研究中心,現任編審、《中國思想家評傳叢書》常務副主編。著有《編輯通論》、《梁啟超和中國古代學術的終結》,與學友共同主編過《簡明世界文化詞典》、《二十世紀文史哲名著精義》、《中華箴言》等,發(fā)表過《論我國社會主義改造后期的幾個理論問題》等數十篇論文。

圖書目錄

《南京大學學術文庫》總序
前言
原序一
原序二
原敘志
緒論篇
緒論一 一門分析編輯“心界”的編輯出版學
一、向“積德、積學、積金”三統(tǒng)一的方向迅速發(fā)展的中國出版業(yè)
二、中國編輯學研究的兩個方向
三、一門分析編輯“心界”的編輯出版學
緒論二 編才三長:博學、通識與專能
一、編輯,應自覺入流于學者
二、編輯工作與編輯的著書立說活動
三、編才三長:博學、通識、專能
選題篇
第一章 選題方法論:打開歷史之門的鑰匙
一、個人選題:時需、學問與感悟
二、出版者的選題計劃:執(zhí)歷史之命、補時代之缺、育開新之才
第二章 選題類型論:出版物“標本園”的歷史巡察
一、社會精神消費的依次增長規(guī)律
二、出版物“類型”的變化
三、出版物層次的變化對選題的影響
第三章 出版產業(yè)論:學術著作的經營之道
一、國家對出版者的法治管理與出版者的合法經營
二、市場營銷規(guī)律與選題決策
三、選擇最合適的作者生產精品
審稿篇
第四章 審稿方法論:歷史是判斷社會科學論著價值的自然尺度
一、制約學術發(fā)現和論著水平的主客觀因素
二、歷史是衡量學術發(fā)現價值的自然尺度
三、公正的現實判斷是歷史意志的體現
第五章 審稿境界論:觀文而識人,知人以評文
一、“觀文而識人,知人以評文”的內在根據
二、作為審稿方法的“觀文而識人,知人以評文”
三、作為審稿境界的“觀文而識人,知人以評文”
第六章 審稿制度論:分級審稿與編輯崗位責任制
一、稿件分級審讀的根據:意體結構的多層次性和多方面性
二、三級審稿制度與編輯崗位責任制
編校篇
結論篇
參考文獻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