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HIV的發(fā)現和起源
1 HIV的發(fā)現
2 HIV顆粒
3 HIV的超源
第2章 HIV傳播的特征
1 血液中的HIV
2 生殖液中的HIV
3 唾液和其他體液申的HIV
4 HIV經血液和血制品的傳播
5 HIV的性傳播
6 HIV的母嬰傳播
第3章 HIV――細胞的相互作用與病毒進入細胞的步驟
1 CD4受體
2 病毒進入細胞的結合后步驟
3 病毒――細胞融合
4 病毒進入相關的HIV――細胞表面的相互作用
5 CD4蛋白的下凋
6 缺乏CD4表達的細胞的感染
7 其他可能的HIV――細胞表面的相互作用
8 綜述HIV感染早期步驟
9 細飽間HIV轉移
10 病毒進入細飽的其他機制
11 病毒重組
第4章 急性HIV感染和易感細胞
1 常性HIV感染
2 細胞和組織的HIV感染
3 HIV感染時CD4+淋巴細胞的數量
4 干擾現象和超感染
第5章 HIV復制的細胞內控制
1 HIV感染的早期細胞內過程
2 病毒產生中的差異――胞內因子的作用
3 其他病毒對HIV復制的影響
4 靜息細胞的病毒感染
5 潛伏狀態(tài)
第6章 HIV的細胞病變特征
1 HIV誘導的細胞融合
2 染色體外病毒DNA的聚積和細胞死亡
3 病毒和病毒蛋白的毒性
4 細胞凋亡
5 超抗原作用
第7章 HIV的異質性及與致病機制的關系
1 HIV-2
2 HIV-1毒株細胞宿主范圍的差異
3 CD4蛋白表達的調節(jié)
4 細胞病理學
5 潛伏狀態(tài)
6 HIV毒株的分子特征
7 HIV毒株的血清學性質
8 對細胞免疫的敏感性
9 HIV基因異質性與致病機制的關系
第8章 決定HIV生物學性狀的病毒基因區(qū)城
1 包膜區(qū)與細胞嗜性
2 調節(jié)蛋白和病毒復制
3 包膜區(qū)和致細胞病變性、CD4蛋白調節(jié)和SCD4中和
4 結論
第9章 HIV對宿主各種組織及器官系統的影響
1 造血系統免疫功能
2 中樞神經系統
3 胃腸道系統
4 其他器官系統
第10章 HIV感染的體液免疫
1 抗HIV抗體的檢測
2 中和抗體
3 增強抗體
4 抗體依賴細胞介導的細胞毒作用和抗體依賴性細胞毒作用
5 補體固定的抗病毒抗體
5 肌補體
7 自身免疫
第11章 HIV感染中細胞介導的免疫反應
1 自然殺傷細胞
2 細胞毒T淋巴細胞
3 CD8+細胞非細胞毒性抗HIV活性
4 HIV高危暴露人群中末感染者的抗病毒細胞免疫反應
5 粘膜表面的抗病毒反應
第12章 HIV感染與腫瘤發(fā)生
1 前言
2 卡波濟肉瘤
3 B細胞淋巴瘤
4 肛門癌
5 宮頸癌
6 其他淋巴瘤
7 總結
第13章 HIV致病機制的總體特征:長期存活者的預后
1 HIV感染和疾病進展的輔助因子
2 HIV的致病特征
3 預后
4 臨床結局的差異
5 長期存活的相關因素
6 高危暴露的血清學反應陰性個體
7 結論:HIV致病的病毒學及免疫學特征
第14章 抗病毒治療
1 抗HIV治療
2 抗病毒治療對免疫系統的影響
3 基于兔疫系統的治療
4 免疫重建
5 感染后免疫
6 被動免疫治療和基于抗體的治療方法的應用
7 總結
第15章 疫苗研究進展
1 引言
2 滅活和減毒的病毒
3 只含純化的包胰蛋白gp120或與其表達載體有關的疫苗
4 病毒核心蛋白作為疫苗
5 病毒DNA免疫
6 細胞因子的加強作用
7 粘膜免疫的誘導
8 人體疫苗試驗
9 其他抗HIV的預防方法
結論
附錄1
附錄2
附錄3
附錄4
附錄5
參考文獻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