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引言
第1部分 入門知識
第1章 x. 窗口管理器和圓圓
1. 1 Linux
1. 1. 1 為什么使用Linux
1. 2 X是什么
1. 2. 1 是否和Windows一樣
1. 2. 2 窗口管理器
1. 3 KDE程序組
1. 3. 1 KWM———KDE的窗口管理器
1. 3. 2 KDM———K桌面管理器
1. 3. 3 K控制面板
1. 4 關于x的更多介紹
1. 5 小結
第2章 安裝KDE
2. 1 軟件包的類型
2. 1. 1 二進制軟件包
2. 1. 2 源代碼軟件包
2. 2 在CD-ROM上的KDE
2. 2. 1 發(fā)行版本
2. 2. 2 CD-ROM上的其他軟件
2. 3 下載KDE
2. 3. 1 FTP服務器
2. 3. 2 KDE的主要檔案文件
2. 3. 3 鏡像站點
2. 3. 4 如果沒有所需的軟件包怎么辦
2. 4 QT庫
2. 4. 1 源代碼
2. 4. 2 獲取一個二進制的QT軟件包
2. 5 查找軟件包
2. 5. 1 RPM檔案文件
2. 5. 2 FTP搜索
2. 6 安裝QT
2. 6. 1 安裝二進制軟件包
2. 6. 2 源代碼RPM軟件包
2. 6. 3 利用源代碼軟件包構建程序
2. 7 KDE軟件包
2. 7. 1 二進制軟件包
2. 7. 2 使用源代碼tar文件創(chuàng)建KDE
2. 8 運行KDE
2. 9 其他的KDE應用程序
2. 10 升級
2. 10. 1 升級QT
2. 10. 2 升級KDE
2. 10. 3 升級之后
2. 11 小結
第2部分 KDE環(huán)境
第3章 KWM
3. 1 KWM:窗口管理器
3. 1. 1 屏幕
3. 1. 2 任務欄
3. 1. 3 KDE面板
3. 2 任務欄和面板配置
3. 2. 1 改變它們的位置
3. 2. 2 隱藏任務欄
3. 2. 3 壓縮面板
3. 3 桌面圖標
3. 4 鼠標
3. 4. 1 鼠標鍵
3. 4. 2 點擊一次, 而不是兩次
3. 4. 3 桌面菜單
3. 5 KWM的熱鍵
3. 6 鼠標/鍵盤綁定
3. 7 小結
第4章 窗口剖析
4. 1 窗口是什么
4. 2 邊框和按鈕
4. 2. 1 邊框
4. 2. 2 標題欄
4. 2. 3 窗口菜單
4. 2. 4 按鈕
4. 3 窗口位置
4. 3. 1 新窗口
4. 3. 2 移動窗口
4. 4 窗口隱藏
4. 5 窗口大小和形狀
4. 6 小結
第5章 瀏覽文件
5. 1 KFM
5. 2 文件顯示
5. 3 鼠標操作
5. 3. 1 打開文件
5. 3. 2 其他的文件操作
5. 3. 3 選擇多個文件
5. 4 上下文菜單
5. 4. 1 相關的應用程序
5. 4. 2 其他的應用程序
5. 4. 3 復制或刪除
5. 4. 4 為文件重命名
5. 4. 5 目錄
5. 5 小結
第6章 KDE中的圖標和鏈接
6. 1 圖標和像素映射文件
6. 2 桌面圖標
6. 3 建立桌面鏈接
6. 3. 1 程序(應用程序)鏈接
6. 3. 2 UBL鏈接
6. 3. 3 設備鏈接
6. 4 桌面圖標
6. 4. 1 Templates文件夾
6. 4. 2 AutoStart文件夾
6. 4. 3 Trash文件夾
6. 4. 4 其他的桌面圖標
6. 5 將圖標放置在其他文件夾中
6. 6 將圖標放置在面板上
6. 6. 1 將應用程序歸并到面板中
6. 7 小結
第7章 模扳
7. 1 模板是什么
7. 2 默認的模板
7. 2. 1 模板的詳細信息
7. 3 如何使用模板來啟動新文件
7. 3. 1 在桌面上
7. 3. 2 在文件夾中
7. 4 建立自己的模板
7. 4. 1 建立一個模板網頁:一個應用實例
7. 5 小結
第8章 應用程序和MIME類型
8. 1 定義
8. 2 MIME類型
8. 2. 1 MIME類型文件夾
8. 2. 2 瀏覽MIME類型
8. 3 應用程序
8. 4 將應用程序添加到KDE
8. 4. 1 設置屬性
8. 5 將MIME類型添加到KDE中
8. 6 編輯應用程序和MIME類型
8. 6. 1 編輯應用程序
8. 6. 2 編輯MIME類型
8. 6. 3 改變與一個文件類型相關聯的默認應用程〕
8. 7 Magic
8. 8 小結
第3部分 圓圓應用程序
第9章 多功能的文件管理器——KFM
9. 1 介紹KFM
9. 1. 1 打開KFM客戶窗口
9. 1. 2 文件圖標
9. 1. 3 文件夾屬性
9. 1. 4 新窗口
9. 2 文件操作
9. 3 壓縮文件
9. 4 菜單選項
9. 4. 1 File
9. 4. 2 Edit
9. 4. 3 View
9. 4. 4 Go
9. 4. 5 Bookmarks
9. 4. 6 Options
9. 4. 7 Help
9. 5 工具欄
9. 6 瀏覽網頁
9. 7 使用kfmsu獲得超級用戶的權限
9. 8 特殊的KFM命令
9. 8. 1 打開URL
9. 8. 2 執(zhí)行程序和打開鏈接
9. 8. 3 移動和復制文件
9. 8. 4 其他命令
9. 9 小結
第10章 利用KDM使KDE自動啟動
10. 1 KDM——KDE的顯示管理器
10. 2 配置KDM
lo. 3 要編輯的文件
10. 4 KDM的性能
10. 4. 1 Appearance
10. 4. 2 Fonts
10. 4. 3 Background
10. 4. 4 Users
10. 4. 5 Sessions
10. 5 會話類型
10. 5. 1 會話類型是如何工作的
10. 5. 2 會話選項
10. 6 小結
第11章 查找文件和文件夾
11. 1 介紹KFind
11. 1. 1 啟動KFind工具
11. 1. 2 通過名字來查找
11. 1. 3 工具欄圖標
11. 2 其他選項
11. 2. 1 Date Modified
11. 2. 2 組合查找策略
11. 2. 3 Advanced
11. 3 小結
第12章 “KDEBase”軟件包中的其他應用程序
12. 1 KDEBase軟件包
12. 2 KVT
12. 2. 1 滾動窗口
12. 3 Konsole
12. 3. 1 什么時候啟動Konsole
12. 3. 2 會話
12. 3. 3 增加自己的會話類型
12. 3. 4 Konsole的選項和字體
12. 3. 5 顏色模式
12. 4 KFontmanager
12. 5 編輯K菜單上的菜單項
12. 5. 1 KMenuedit
12. 5. 2 增加或更改菜單項
12. 5. 3 子菜單
12. 5. 4 保存所做的修改
12. 6 KStart
12. 7 小結
第13章 KDE與其他應用程序集成
13. 1 KAppfinder
13. 1. 1 運行KAppfinder
13. 1. 2 哪一個文件夾
13. 1. 3 增加自己的登記項
13. 2 設置X資源的顏色
13. 2. 1 KRDB程序
13. 2. 2 控制中心設置
13. 2. 3 KDE和資源
13. 3 使用另一個窗口管理器
13. 3. 1 使用BlackBox作為一個窗口管理器
13. 3. 2 使用AfterStep作為一個窗口管理器
13. 4 小結
第14章 KDE的聲音
14. 1 準備
14. 2 系統(tǒng)事件上的聲音
14. 2. 1 激活事件上的聲音
14. 2. 2 指定聲音
14. 2. 3 向列表中添加聲音
14. 3 Sound Mixer(混音器)
14. 3. 1 選項
14. 4 CD播放器
14. 4. 1 KSCD界面
14. 4. 2 控件
14. 4. 3 CDDB
14. 4. 4 配置
14. 4. 5 SMTP選項卡
14. 4. 6 KSCD的選項
14. 4. 7 KSCD Magic選項卡
14. 4. 8 About選項卡
14. 4. 9 KSCD Magic
14. 5 播放MIDI音樂
14. 5. 1 設備補丁
14. 5. 2 主顯示窗口
14. 5. 3 控件
14. 5. 4 播放列表
14. 5. 5 KMIDI配置
14. 6 MP3文件
14. 6. 1 播放歌曲
14. 7 小結
第15章 KDE工具軟件
15. 1 建立和編輯文本文件:KEdit
15. 1. 1 自動裝載一個文件
15. 1. 2 來自網絡的文件
15. 1. 3 拖動文件
15. 1. 4 啟動一個空的KEdit
15. 1. 5 編輯文本
15. 1. 6 打印和發(fā)送E-mail
15. 1. 7 搜索和替換文本
15. 1. 8 菜單和工具欄
15. 2 更高級的編輯器:KWrite
15. 2. 1 啟動程序
15. 2. 2 基本編輯
15. 2. 3 狀態(tài)欄
15. 2. 4 搜索和替換文本
15. 2. 5 語法高亮度顯示
15. 2. 6 書簽
15. 2. 7 縮進
15. 2. 8 Options
15. 2. 9 其他的菜單項
15. 2. 10 工具欄
15. 3 Ark, 檔案處理器
15. 3. 1 關于KZip
15. 3. 2 Ark的工作方式
15. 3. 3 Tarballs
15. 3. 4 打開檔案文件
15. 3. 5 抽取文件
15. 3. 6 建立新的檔案文件
15. 3. 7 改動檔案文件
15. 4 時間跟蹤器:Karm
15. 4. 1 任務
15. 4. 2 時鐘
15. 5 計算器
15. 5. 1 按鈕
15. 5. 2 基數
15. 5. 3 角度模式
15. 5. 4 常量
15. 5. 5 選項
15. 6 軟盤管理
15. 7 KHexdit
15. 7. 1 主窗口
15. 7. 2 編輯值
15. 7. 3 保存所做的修改
15. 7. 4 其他的菜單
15. 7. 5 工具欄
15. 8 KDE的地址簿
15. 8. 1 主窗口
15. 8. 2 增加信息條
15. 8. 3 由地址簿發(fā)送E-mail
15. 8. 4 查找信息
15. 8. 5 打印和導入信息
15. 9 做筆記:Kjots
15. 9. 1 啟動一個筆記本
15. 9. 2 頁
15. 9. 3 關于筆記本
15. 9. 4 導入文本
15. 9. 5 Web鏈接
15. 10 無法擺脫的即時貼:KNotes
15. 10. 1 窗口在哪里
15. 10. 2 建立記錄
15. 10. 3 記錄
15. 10. 4 隱藏記錄
15. 11 多剪貼板
15. 11. 1 剪貼板
15. 11. 2 Klipper菜單
15. 11. 3 配置
15. 12 管理打印機隊列:KLPQ
15. 12. 1 啟動KLPQ
15. 12. 2 使用KLPQ打印文件
15. 12. 3 KLPQ的命令行
15. 12. 4 控件
15. 12. 5 配置
15. 13 一個針對激光打印機用戶的工具:KLaserJetTool
15. 13. 1 運行
15. 13. 2 改變紙張設置
15. 13. 3 文本外觀
15. 13. 4 其他功能
15. 13. 5 Fonts
15. 14 小結
第4部分 網絡和Internet
第16章 使用KPPP獲得聯網功能
16. 1 什么是PPP
16. 2 運行KPPP
16. 2. 1 為什么需要一個密碼
16. 2. 2 避免輸入密碼
16. 2. 3 另一種方法
16. 3 KPPP配置
16. 3. 1 modem
16. 3. 2 PPP選項
16. 4 連接
16. 4. 1 訪問的電話號碼
16. 4. 2 身份驗證
16. 4. 3 IP地址
16. 4. 4 域名和域名服務器
16. 5 配置賬號
16. 5. 1 撥號的詳細信息
16. 5. 2 地址的正確形式
16. 5. 3 域的設置
16. 5. 4 通過網關
16. 5. 5 登錄腳本
16. 5. 6 賬目管理
16. 6 撥號
16. 6. 1 初始化連接
16. 6. 2 停放圖標
16. 6. 3 直接啟動特定的連接
16. 6. 4 假如第一次連接失敗怎么辦
16. 7 小結
第17章 瀏覽Web
17. 1 基本瀏覽
17. 1. 1 輸入URL(Internet地址)
17. 1. 2 瀏覽
17. 2 返回到站點
17. 2. 1 歷史
17. 2. 2 書簽
17. 2. 3 cache
17. 3 配置瀏覽器
17. 3. 1 開關選項
17. 3. 2 配置窗口
17. 4 小結
第18章 使用KMail發(fā)送E-mail
18. 1 運行KMail
18. 2 賬號
18. 2. 1 配置用戶信息
18. 2. 2 發(fā)送郵件信息
18. 2. 3 增加一個E-mail賬號
18. 3 獲取郵件
18. 4 在信息之間移動和刪除舊信息
18. 5 文件夾
18. 5. 1 建立文件夾
18. 5. 2 在文件夾之間移動信息
18. 6 郵件的自動分類
18. 6. 1 建立一個過濾器
18. 6. 2 在舊信息中使用過濾器
18. 7 發(fā)送郵件
18. 7. 1 地址簿
18. 7. 2 使用KAB
18. 7. 3 附件
18. 7. 4 插入一個文件
18. 7. 5 拼寫檢查
18. 7. 6 標記信息
18. 7. 7 配置編寫器
18. 7. 8 回復和轉寄郵件
18. 8 其他的配置選項
18. 8. 1 Appearance
18. 8. 2 其他設置
18. 8. 3 安全性
18. 9 小結
第19章 Usenet新聞. 評論和討論
19. 1 Usenet是什么
19. 1. 1 所覆蓋的主題
19. 1. 2 有多少個新聞組
19. 1. 3 網絡禮節(jié)
19. 2 KRN
19. 2. 1 第一次運行KBN
19. 2. 2 工作組列表窗口
19. 3 向新聞組訂閱
19. 4 閱讀信息
19. 5 線索
19. 6 參與到討論中
19. 6. 1 對某些信息做出反應
19. 6. 2 開始一個新線索
19. 7 管理文章
19. 7. 1 標記信息
19. 7. 2 附件
19. 7. 3 信息瀏覽選項
19. 8 通過菜單和工具欄獲得KRN的功能
19. 8. 1 File菜單
19. 8. 2 Newsgroup菜單
19. 8. 3 Options菜單
19. 8. 4 新聞組工具欄
19. 8. 5 信息工具欄
19. 9 小結
第20章 使用叮FTP訪問Internet文件
20. 1 文件傳輸協議
20. 1. 1 FTP服務器
20. 1. 2 鏡像
20. 1. 3 匿名FTP
20. 2 FTP
20. 3 使用KFM進行FTP操作
20. 3. 1 登錄
20. 3. 2 動作
20. 3. 3 獲取遠程文件
20. 3. 4 上載文件
20. 4 非匿名FTP
20. 5 自動FTP傳輸
20. 5. 1 基于KFM的半自動化的FTP
20. 5. 2 保存
20. 6 小結
第五部分 自定義KDE環(huán)境
第21章 組織KDE文件
21. 1 各就各位——KDEDIR和文件位置
21. 2 第三方提供的庫
21. 2. 1 QY庫
21. 2. 2 其他的庫
21. 3 程序
21. 4 KDE庫
21. 5 僅供開發(fā)者閱讀:頭文件
21. 6 共享和類共享
21. 6. 1 “點”文件
21. 7 個人和隱私
21. 7. 1 覆蓋系統(tǒng)文件
21. 7. 2 菜單
21. 8 小結
第22章 學會控制
22. 1 KControl
22. 1. 1 分類
22. 1. 2 模塊
22. 1. 3 直接運行模塊
22. 2 應用程序
22. 2. 1 面板
22. 3 瀏覽系統(tǒng)信息
22. 3. 1 設備
22. 3. 2 DMA通道
22. 3. 3 中斷
22. 3. 4 IO端口
22. 3. 5 內存
22. 3. 6 分區(qū)
22. 3. 7 PCI
22. 3. 8 處理器
22. 3. 9 SCSI
22. 3. 10 Samba狀態(tài)
22. 3. 11 聲音
22. 3. 12 X Server
22. 4 輸入設備
22. 4. 1 國際化鍵盤
22. 4. 2 鍵盤模塊
22. 4. 3 鼠標
22. 5 鍵盤快捷鍵
22. 5. 1 共用鍵
22. 5. 2 標準鍵
22. 5. 3 控件
22. 6 網絡
22. 6. 1 Announcement選項卡
22. 6. 2 Answering machine選項卡
22. 6. 3 Forward選項卡
22. 7 聲音
22. 7. 1 響鈴
22. 7. 2 系統(tǒng)聲音
22. 8 窗口特征
22. 8. 1 高級特征
22. 8. 2 按鈕
22. 8. 3 鼠標
22. 8. 4 特性
22. 8. 5 標題欄
22. 9 小結
第23章 改變桌面外觀
23. 1 桌面屬性
23. 2 改變背景
23. 2. 1 設置一個有顏色的背景
23. 2. 2 設置桌面墻紙
23. 2. 3 緩存大小
23. 3 將控件停放在面板上
23. 4 穿越邊框
23. 4. 1 活動的桌面邊界
23. 4. 2 魔術邊界
23. 5 選擇顏色方案
23. 5. 1 桌面元素
23. 5. 2 改換顏色
23. 5. 3 顏色方案
23. 5. 4 對比度
23. 6 改換字體
23. 7 桌面圖標
23. 7. 1 根柵格
23. 7. 2 顏色
23. 7. 3 隱藏圖標
23. 8 桌面主題
23. 9 國際化——選擇一種語言
23. 10 KDE屏幕保護程序
23. 10. 1 選擇屏幕保護程序
23. 10. 2 配置屏幕保護程序
23. 11 桌面風格
23. 11. 1 窗口部件風格
23. 11. 2 菜單風格
23. 11. 3 圖標風格
23. 12 小結
第四章 主題的變化
24. 1 主題管理器
24. 2 安裝一個主題
24. 2. 1 在購買前先試試看
24. 2. 2 在桌面安裝一個主題
24. 3 添加新主題
24. 4 可選擇的部分
24. 5 修改并保存主題
24. 6 創(chuàng)建主題
24. 6. 1 在一個主題中有些什么
24. 6. 2 創(chuàng)建軟件包
24. 7 小結
第6部分 KDE軟件包
第25章 KDE圖形
25. 1 KDVI——一個設備無關的文件瀏覽器
25. 1. 1 如何使用KDVI預覽輸出文件
25. 1. 2 頁列表
25. 1. 3 KDVI中的選項
25. 2 KFAX——一個傳真瀏覽器
25. 2. 1 KFax是什么
25. 2. 2 如何使用KFax閱覽傳真
25. 2. 3 打印傳真
25. 2. 4 傳真選項
25. 2. 5 用來收發(fā)傳真的軟件
25. 3 KFract——一個Mandelbrot集的不規(guī)則生成器
25. 3. 1 瀏覽Mandelbrot集
25. 3. 2 放大
25. 3. 3 其他不規(guī)則圖案——Julia集
25. 3. 4 更改顯示
25. 4 KGhostView
25. 4. 1 使用KGhost View瀏覽文檔
25. 4. 2 打印頁面
25. 4. 3 設置選項
25. 5 KIconEdit——在X Window系統(tǒng)中創(chuàng)建和編輯圖標的工具
25. 5. 1 繪制圖標
25. 5. 2 為新圖標著色
25. 5. 3 放大和縮小
25. 5. 4 工具
25. 5. 5 保存圖標
25. 5. 6 使用自定義圖標
25. 5. 7 選項
25. 5. 8 復制和粘貼
25. 5. 9 打印圖標
25. 6 KPaint——創(chuàng)建圖片和圖形
25. 6. 1 創(chuàng)建圖像
25. 6. 2 工具
25. 6. 3 工具屬性和選項
25. 6. 4 放大和縮小
25. 6. 5 調用和保存圖片
25. 7 “屏幕抓取”——KSnapshot的使用
25. 7. 1 它能干些什么
25. 7. 2 如何使用
25. 7. 3 抓取選項
25. 7. 4 保存文件
25. 7. 5 文件格式
25. 8 KView——不僅僅是一個Quick Viewer
25. 8. 1 文件格式
25. 8. 2 調入和文件
25. 8. 3 變換圖像
25. 8. 4 全屏瀏覽以及幻燈片放映
25. 8. 5 首選和選項
25. 8. 6 將圖片設為桌面背景
25. 9 小結
第26章 游戲和娛樂
26. 1 Kabalone
26. 2 KBlackBox
26. 3 Konquest
26. 4 Mahjongg與Shisen-Sho
26. 5 Mines
26. 6 KAsteroids
26. 7 Kpat——Patience
26. 7. 1 Klondike
26. 7. 2 Micro-solitaire
26. 7. 3 Calculation
26. 7. 4 Napoleon's Tomb
26. 7. 5 The ldiot
26. 7. 6 Grandfather
26. 7. 7 Ten
26. 7. 8 Mod3
26. 7. 9 Freecell
26. 7. 10 KPoker
26. 8 KReversi
26. 9 KSameGame
26. 10 KSirtet
26. 11 KSmiletris
26. 12 Snake Race
26. 13 KSokoban
26. 14 KMoon
26. 15 KDE World Wide Watch
26. 15. 1 旗子
26. 15. 2 運行模擬
26. 16 Kodo, MouseOdometer
26. 16. 1 顯示
26. 16. 2 設置選項
26. 17 小結
第27章 辦公工具
27. 1 KLvX
27. 1. 1 TEX和LATEX
27. 1. 2 KLyK———圖形化的LATEX
27. 1. 3 文檔類型和風格
27. 1. 4 插入一個目錄
27. 1. 5 特殊字符及符號
27. 1. 6 字體及字體屬性
27. 1. 7 在文檔中插入圖標和圖片
27. 1. 8 保存. 調用以及打印
27. 2 安排生活
27. 2. 1 運行KOrganizer
27. 2. 2 日歷
27. 2. 3 在日歷中添加事件
27. 2. 4 約會
27. 2. 5 約會和事件細節(jié)
27. 2. 6 保存約會和事件
27. 2. 7 約會列表
27. 2. 8 To-Do比列表
27. 2. 9 停放在面板中
27. 2. 10 選項
27. 3 KDE辦公組件
27. 3. 1 安裝KOffice
27. 3. 2 KWord
27. 3. 3 KSpread
27. 3. 4 KPresenter
27. 3. 5 其他KOffice組件
27. 4 數據庫
27. 4. 1 使用KDE
27. 4. 2 PostGreSQL
27. 5 小結
第28章 軟件開發(fā)
28. 1 KDevelop和KDK
28. 1. 1 軟件開發(fā)
28. 1. 2 KDevelop
28. 1. 3 KDE開發(fā)工具
28. 2 安裝KDeveloP
28. 2. 1 軟件包
28. 2. 2 編譯連接應用程序
28. 2. 3 首次運行KDevelop
28. 3 在線文檔
28. 4 創(chuàng)建一個新的應用程序
28. 4. 1 Application Wizard
28. 4. 2 生成新的項目
28. 5 項目視圖
28. 5. 1 文件視圖
28. 6 信息區(qū)
28. 7 在項目中添加文件
28. 7. 1 添加對話框
28. 7. 2 添加源文件
28. 8 更多的類
28. 9 KDevelop工具
28. 10 程序調試
28. 10. 1 單步調試程序
28. 10. 2 斷點
28. 10. 3 檢查變量
28. 10. 4 對其他項目使用KDebug
28. 11 翻譯與國際化
28. 11. 1 添加一個譯文文件
28. 12 發(fā)布應用程序
28. 12. 1 發(fā)布源軟件包
28. 12. 2 發(fā)布二進制軟件包
28. 13 配置KDevelop
28. 13. 1 General選項卡
28. 13. 2 編譯器選項
28. 13. 3 編譯告警
28. 13. 4 連接器選項
28. 13. 5 Make選項
28. 14 小結
第7部分 系統(tǒng)管理
第29章 運行管理命令
29. 1 超級用戶
29. 2 在超級用戶模式下使用文件管理器
29. 2. 1 KFMSU同普通KFM客戶窗口的比較
29. 2. 2 用KFMSU打開寫保護文件
29. 2. 3 用KFMSU拷貝或者移動文件
29. 2. 4 用KFMSU運行特許程序
29. 3 使用Konsole成為超級用戶
29. 3. 1 會話
29. 3. 2 以超級用戶身份運行程序
29. 4 顯示權限
29. 4. 1 誰可以獲得顯示
29. 4. 2 以超級用戶身份運行程序
29. 4. 3 使用xhost
29. 4. 4 設置顯示
29. 5 進程管理
29. 5. 1 KDE任務管理器
29. 5. 2 KPM
29. 6 小結
第30章 用戶和組
30. 1 用戶
30. 2 組
30. 3 KUserManager
30. 3. 1 用戶
30. 3. 2 組
30. 4 小結
第31章 磁盤和文件管理
31. 1 系統(tǒng)管理
31. 2 監(jiān)視磁盤空間
31. 2. 1 運行程序
31. 2. 2 窗口中的項目
31. 2. 3 停放至面板
31. 3 KDE臨時文件
31. 3. 1 /tmp目錄
31. 3. 2 KFM高速緩存
31. 4 備份到磁帶
31. 4. 1 指定需要備份的文件
31. 4. 2 備份配置文件
31. 4. 3 磁帶選項
31. 4. 4 操作
31. 4. 5 磁帶索引
31. 5 小結
第32章 系統(tǒng)啟動
32. 1 System V的init進程綜述
32. 1. 1 什么是init
32. 1. 2 運行級別
32. 1. 3 rc目錄
32. 2 用KSysV管理啟動
32. 2. 1 可用的服務
32. 2. 2 啟動與關閉服務
32. 2. 3 運行級別中的服務
32. 2. 4 配置KSysV
32. 3 小結
附錄A 關于CD-ROM
附錄B Internet資源
附錄C 獲得圓圓軟件
附錄D KDE 2
附錄E KDE應用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