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書以全新的視角闡述了16世紀至19世紀40年代資本主義世界體系自萌芽、產生,到發(fā)展、繁榮的歷史過程。16世紀時,隨著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發(fā)展,以西北歐為中心,形成“世界性經濟體系”,即“資本主義的世界經濟體”,它由中心區(qū)、半邊緣區(qū)和邊緣區(qū)三個組成部分聯(lián)結成為一個整體的結構。自該體系形成之后,始終處于變動之中,其內部也經歷了劇烈的斗爭和不斷的自我調節(jié)。該體系現已進入“混亂的告終”時期,勢必要由一種具有更高生產效率和更合理的“收放分配制度”的新的世界體系取代。作者認為:到21世紀中葉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將讓位于后繼的公正、合理的體系,而我們目前的政治和道德的活動將對其結果有著重大的影響。第一卷副書名為“16世紀的資本主義農業(yè)與歐洲世界經濟體的起源”;第二卷副書名為“重商主義與歐洲世界經濟體的鞏固(1600~1750)”;第三卷副書名為“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大擴張的第二個時代(18世紀30年代~19世紀40年代)”。第四卷尚待引進。該書適合歷史學、政治學、經濟學、社會學、軍事學、人類學、文化學、宗教學、國際關系學等專業(yè)的師生、研究人員閱讀、參考;高校歷史學教指委將該書列為本科生基本閱讀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