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樂概論”自60年代起,被列為高等師范學校音樂專業(yè)的必修課。學生不僅能借此豐富知識、熟悉本國音樂、增進樂感,還能將民族音樂運用于今后的教學生涯,將中國民族音樂的種子播向下一代,這是音樂教育工作者神圣的、義不容辭的職責。鑒于中國民族音樂內容浩瀚,而課程的學時有限,本教材以漢族民間音樂為主。中國傳統(tǒng)音樂中,民間音樂是最基本、最豐富,也是最富有生命力的一部分。這里引用伍國棟《中國民間音樂》(浙江省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書中對“民間音樂”的界定:“民間音樂是當今世界各國、各民族傳統(tǒng)音樂文化中存見的一部分既古老又現代的音樂文化類型,是創(chuàng)始于人民大眾又供人民大眾在日常社會生活中通過口傳心承方式來共同操縱、共同享用、共同演繹和共同傳 承的一種非專業(yè)創(chuàng)作的社會音樂文化產品?!睗h族民間音樂分民間歌曲、民間歌舞音樂、說唱音樂、戲曲音樂、民間器樂五大類。本教材僅四部分,將民族舞歌部分納入“民間歌曲”部分,舞樂部分納入“民間器樂”部分。本教材以高等師范院校音樂專業(yè)學生為對象,以普及民族音樂基本知識為主,兼及部分民族音樂理論,即以“述”為,“論”較少;以期能激發(fā)學生對民族音樂的興趣,并將之運用于表演、創(chuàng)和和教學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