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罪
1生產、銷售假冒偽劣皮鞋是否犯罪?
2生產不合格產品并冒充合格產品銷售,應如何處罰?
3生產、銷售假藥構成犯罪嗎?
4銷售假藥應如何處罰?
5生產并銷售劣藥是否構成犯罪?
6銷售變質藥品構成何罪?
7銷售不符合衛(wèi)生標準的食品應當如何處理?
8在食品中摻入有毒的非食品原料予以銷售,是否犯罪?
9生產不符合標準的醫(yī)用衛(wèi)生材料構成犯罪嗎?
10銷售明知是不符合安全標準的產品造成嚴重后果的,應如何處罰?
11生產假化肥導致農業(yè)生產遭受較大損失的,是否犯罪?
12銷售明知不符合衛(wèi)生標準的化妝品導致他人毀容的,該當何罪?
13銷售無毒無效藥品,獲利巨大的,應如何處理?
14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電器獲利巨大但未造成嚴重后果的,應如何處罰?
第二章 走 私 罪
15走私武器、彈藥,構成何罪?
16從境外走私核材料的,是否犯罪?
17從臺灣運輸假人民幣到內地,應如何處理?
18私運文物出口的,應定何罪?
19私帶黃金出境的,應如何處理?
20偷運大熊貓皮出境,構成犯罪嗎?
21走私珍稀植物,應如何處理?
22運輸淫穢錄像帶入境,應定何罪?
23偷運淫穢書刊入境的行為,應定何罪?
24走私普通貨物、物品,應定何罪?
25繞關偷運汽車、摩托車入境的行為,應如何處罰?
26擅自銷售保稅貨物構成犯罪嗎?
27擅自銷售特定減免稅進口貨物,應如何處理?
28直接向走私人非法收購黃金,構成何罪?
29在領海販賣珍貴植物制品,是否犯罪?
30逃避海關監(jiān)管運輸境外固體廢物進境,構成犯罪嗎?
31明知他人走私而提供資金的行為,應如何處理?
32以暴力方法抗拒緝私,應定何罪?
第三章 妨害對公司、企業(yè)的管理秩序罪
33使用虛假證明文件申請公司登記構成犯罪嗎?
34抽逃出資造成嚴重后果的,是否犯罪?
35編造虛假內容發(fā)行股票的行為是否構成犯罪?
36公司提供虛假財務報告嚴重損害股東利益的行為,應如何處理?
37泰陽公司清算時隱匿財產的行為,應如何處理?
38銷毀會計材料的行為,應定何罪?
39利用職務便利索取他人財物,應定何罪?
40違規(guī)收受回扣的行為應如何處理?
41利用職務便利收受他人財物,為他人謀取利益,應定何罪?
42為謀取不正當
利益給予他人以財物的行為,應作何處理?
43為謀取不正當利益,給予公司、企業(yè)人員以財物的行為,應作何處理?
44“國企老板”利用職務便利經營同類營業(yè)獲利巨大,應作何處理?
45“國企老板”以明顯高于市場的價格向親友所在單位購買商品,應作何處理?
46以明顯低于市場的價格向親友所在單位銷售商品,應定何罪?
47因嚴重不負責任被騙構成犯罪嗎?
48失職造成大量外匯被騙構成何罪?
49玩忽職守造成企業(yè)破產,應如何處理?
50濫用職權造成國有企業(yè)嚴重虧損,應如何處理?
51徇私舞弊低價出售國有資產的行為能否構成犯罪?
第四章 破壞金融管理秩
序罪
52偽造美元是否犯罪?
53陪同朋友運送假鈔,是否犯罪?
54金融工作人員以假幣換取真幣的行為,構成犯罪嗎?
55期貨經紀公司工作人員購買假幣,應定何罪?
56偽造貨幣并出售,該怎樣處罰?
57不慎獲取假幣,為轉移損失使用假幣購物是否構成犯罪?
58將人民幣“一分為二”揭層使用是否構成犯罪?
59擅自設立金融機構,是否犯罪?
60轉讓金融機構經營許可證,是否犯罪?
61套取信貸資金高利轉貸是否構成犯罪?
62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是否犯罪?
63涂改作廢支票并使用,是否犯罪?
64金融工作人員偽造國庫券并出賣,應定何罪?
65偽造本公司股票牟利,構成何罪?
66擅自發(fā)行公司股票,該定何罪?
67內幕交易行為,是否犯罪?
68上市公司經理對公司經營狀況的評價,是否構成泄露內幕信息罪?
69泄露內幕信息行為,應如何處理?
70傳播非自己編造的證券交易虛假信息行為,應如何處理?
71誘騙投資者買賣證券,如何定罪?
72操縱證券交易價格行為,是否犯罪?
73編造保險事故騙取賠償,該定何罪?
74孫某制造保險事故騙取賠償,應如何處理?
75金融業(yè)務中收受回扣,該如何處理?
76期貨經紀公司工作人員挪用客戶資金,應定何罪?
77挪用單位資金,應如何處理?
78違反規(guī)定向親友發(fā)放貸款,能否構成犯罪?
79發(fā)放貸款造成重大損失,應定何罪?
80非法拆借賬外客戶資金發(fā)放貸款,是否構成犯罪?
81金融機構工作人員違規(guī)出具信用證,應定何罪?
82承兌違法票據造成重大損失,是否構成犯罪?
83騙購外匯行為,應如何處理?
84非法轉移外匯至境外,是否構成犯罪?
85在外匯交易中心外買賣外匯,應如何處理?
86為毒品犯罪分子提供賬戶,應如何處罰?
第五章 金融詐騙罪
87非法集資騙人錢財,該如何處罰?
88使用假存單作擔保,騙取銀行貸款犯什么罪?
89用空頭支票支付貨款是犯罪嗎?
90使用偽造的匯票騙取錢物,如何定罪?
91為多取存款涂改銀行存單,該定何罪?
92利用“軟條款”信用證進行詐騙,如何定罪處罰?
93惡意透支信用卡構成犯罪嗎?
94使用撿到的他人信用卡的行為是犯罪嗎?
95盜竊他人信用卡后又使用,該定何罪?
96使用偽造的國庫券進行詐騙是犯罪嗎?
97投保人編造保險事故騙取保險金,如何處罰?
98投保人為騙取保險金故意造成財產損失,該定什么罪?
99故意為他人提供虛假證明,幫助他人騙取保險金的是不是犯罪?
100保險公司工作人員與投保人、被保險人相勾結騙取保險金的該如何定罪?
第六章 危害稅收征管罪
101為了少交稅,在賬簿上作虛假記載是不是犯罪?
102因偷稅被稅務機關給予二次行政處罰又偷稅,但偷稅數額不大的是否犯罪?
103因犯偷稅罪被判處罰金的,可以免除補繳稅款的義務嗎?
104以暴力方法拒不繳納應繳稅款的,如何處罰?
105暴力抗稅致人死亡的,如何定罪?
106沒有納稅義務的人為使他人免繳稅款而使用暴力阻礙稅務人員收稅的,該定何罪?
107納稅義務人為逃稅而轉移財產的是不是犯罪?
108假報出口騙取國家出口退稅款的是不是犯罪?
109虛開增值稅專用發(fā)票的,如何處罰?
110虛開增值稅專用發(fā)票后又用來騙取出口退稅款的,如何定罪?
111虛開增值稅專用發(fā)票是否有數額和情節(jié)的限制?
112應他人要求,為他人印刷增值稅專用發(fā)票是犯罪嗎?
113將自己用不完的增值稅專用發(fā)票賣給他人是不是犯罪?
114購買偽造的增值稅專用發(fā)票是犯罪嗎?
115買來偽造的增值稅專用發(fā)票又出售,該定什么罪?
116銷售非法制造的發(fā)票是犯罪嗎?
117盜竊增值稅專用發(fā)票后又出賣的,如何定罪?
第七章 侵犯知識產權罪
118單位假冒他人注冊商標的,是犯罪嗎?
119假冒他人注冊商標生產假藥的,該如何定罪?
120明知是假“紅塔山”香煙而銷售的,是犯罪嗎?
121賣假注冊商標標識的,也是犯罪嗎?
122假冒他人專利的,是犯罪嗎?
123剽竊他人作品的,是犯罪嗎?
124賣盜版書也是犯罪嗎?
125盜竊本單位的圖紙出賣的,應定何罪?
第八章 擾亂市場秩序罪
126詆毀他人商品聲譽的,是犯罪嗎?
127利用廣告對商品作虛假宣傳,構成犯罪嗎?
128招標人與投標人串通投標是否構成犯罪?
129明知自己沒有貨源,卻與他人簽訂合同進行詐騙的,該當何罪?
130合同中有虛假內容的,都是合同詐騙罪嗎?
131違反法律規(guī)定,進行非法經營的,是犯罪嗎?
132強買強賣也是犯罪嗎?
133偽造火車票又出售的,是犯罪嗎?
134對倒賣車票、船票的“票販子”,應定何罪?
135中介組織人員受賄,提供虛假證明文件構成犯罪嗎?
136中介組織人員出具證明文件重大失實的行為是否構成犯罪?
137炒賣土地使用權是否構成犯罪?
138謊稱應當實施法定檢驗的出口商品為不需要實施法定檢驗的出口商品而逃避商檢的,該如何處罰?
第九章 貪污賄賂罪
139副鎮(zhèn)長罰款后將罰款占為己有的行為該定何罪?
140機械廳副廳長貪污公款達數萬元,應如何處罰?
141公司職工侵吞公款的,應定何罪?
142單位勤雜人員盜竊本單位財物的,構成什么罪?
143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挪用公款時間較短的,構成犯罪嗎?
144銀行職員挪用本單位資金的,應構成何罪?
145挪用救災款修建辦公樓,構成挪用公款罪嗎?
146公安局長見錢眼開,為他人謀取利益的,該當何罪?
147國家工作人員通過其他國家工作人員的職務行為,為他人謀取不正當利益而收受財物的,是受賄罪嗎?
148國家工作人員為社會提供服務而收取報酬的,構成受賄罪嗎?
149公司職工受賄的,該如何定罪?
150單位能犯受賄罪嗎?
151為要回欠款給國家工作人員財物的,構成行賄罪嗎?
152為他人幫忙辦事,介紹賄賂的,構成犯罪嗎?
153公安局長家財萬貫,又說不清合法來源,是犯罪嗎?
154國家工作人員在境外存款隱瞞不報的,是犯罪嗎?
155國有單位將國有資產私分給單位職工的,該如何定罪?
156交警隊將罰款私分,構成犯罪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