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介紹了葉挺的主要事跡,曲折人生,人格魅力。葉挺一生充滿了勝利與挫折,他的情思交織著渴望與失望。本書從感情、軍事、人格等方面深刻剖析了葉挺的深沉思想。也許讀過本書,你會為他所震撼。葉挺(1896—1946),字希夷。中國著名的軍事家,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創(chuàng)建者之一。1911年,15歲的葉挺在惠州府立中等專業(yè)學校讀書時,就毅然剪掉辮子,義無反顧地響應孫中山反對清王朝封建統(tǒng)治的斗爭。1912年,葉挺考入廣州黃埔陸軍小學,后進入保定軍官學校。1919年,葉挺投身孫中山領導的三民主主義革命,參加了粵軍,同年參加了中國國民黨。后升任少校參謀、總統(tǒng)府警衛(wèi)團營長。在粵軍總司令陳炯明叛變時,他率部和全團官兵一起守衛(wèi)總統(tǒng)府,英勇反擊數(shù)倍于已的叛軍,掩護孫夫人宋慶齡脫離險境。1924年,葉挺辭掉軍隊中的職務,后赴蘇聯(lián)留學,在莫斯科東方勞動者共產主義大學和紅軍學校中國班留學,并加入中國共產黨旅莫支部。葉挺從蘇聯(lián)回國后,擔任了國民革命軍第四軍獨立團團長,他率領該團作為北伐的先遣隊,與兄弟部隊一起,分頭疾進,奪取汀泗撟,占領賀勝撟,攻陷武昌,無往而不勝,為北伐戰(zhàn)爭的勝利立下卓著功勛。因此,第四軍被譽為“鐵軍”。蔣介石叛變革命后,葉挺帶領所屬部隊,參加中共獨立領導的武裝斗爭。1927年8月1日,他與周恩來、賀龍、朱德、劉伯承等一起,發(fā)動舉世聞名的南昌起義,葉挺在起義中任前敵總指揮和十一軍軍長,起義軍南下到廣東潮汕時,因寡不敵眾而失敗了。同年12月,葉挺與張?zhí)椎阮I導了震驚中外的廣州起義,亦未能成功。廣州起義失敗后不久,葉挺脫離中共黨組織,在海外流亡了十年。三十年代初,日本侵略軍侵占中國東三省后,葉挺從外國澳門居住。1937年日本全面發(fā)動侵華戰(zhàn)爭,他挺身出任新四軍軍長,在敵后長江下游指揮部隊轉戰(zhàn)大江南北,創(chuàng)建了蘇南、蘇北、皖東、豫皖蘇邊等抗日根據(jù)地。1941年1月,國民黨反動派發(fā)動“皖南事變”,葉挺被蔣介石非法扣押,在獄中被囚禁了五年。對此,周恩來曾深情地評價說:“十年流亡,五年牢監(jiān),雖蒼白了你的頭發(fā),但更堅強了你的意志?!痹诒O(jiān)獄五年,葉挺經歷一生中最嚴峻的考驗。國民黨當局威迫利誘要他投降,葉挺堅決表示:“頭可斷,血可流,志不可屈”。葉挺在獄中寫下了氣吞山河的《囚歌》,立志要在“烈火和熱血中得到永生”。所有這些,充分體現(xiàn)了葉挺百折不撓的革命意志和堅定不移的政治信仰。1946年3月4日,經中共中央與國民黨當局反復交涉和斗爭,在全國人民強烈要求下,葉挺獲釋出獄。他出獄的第一件事,就是請求重新加入中國共產黨。毛澤東親筆修改了中共中央給葉挺關于接受他加入共產黨的復電。1946年4月8日,葉挺、王若飛、秦邦憲、鄧發(fā)等奉命乘飛機由重慶飛往延安時,飛機在山西省興縣黑茶山失事,他殉難時年50歲。毛主席為其題詞,“為人民而死,雖死猶榮?!?/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