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一個重要的選擇標準是,所寫的思考和記錄,至少要在間接的意義上反映了一種與廣義的學術文化,特別是科學文化的關聯(lián)。片斷:大英博物館點滴許多即使是沒來過英國的人,也聽說過鼎鼎大名的“大英博物館”(BritishMuseum)。因此,在來劍橋之前,早就計劃著要去好好看看,終于,在一個星期日,將此計劃付諸實施。確實,大英博物館是太有名了,但它的名聲,又確實不是憑空而來,而是與其極為豐富的收藏密切相關。按照介紹,它目前擁有將近600萬件藏品,其中,稀世之寶也數不勝數。由于收藏品太多,展覽也總在不停地變換,參觀者,特別是偶爾一去的參觀者,能夠看到的,也不過是九牛一毛而已。但就是這九牛一毛,用一整天的時間來看,也還是太過匆忙了些。甚至,不要說看具體的展品,就算能把大英博物館自己出版的有關其館藏的書籍讀上一遍,也不會是件容易的事,那些書籍竟然滿滿地擺了好大的一廳,自然也價格不菲。不過,不管怎樣,既然不能常來,甚至,也許近期只能來此一次,就用上一整天,盡量認真地、有計劃按比例地參觀吧。但這里記述下來的,卻仍是極有選擇性的,而不可能是看到的全部。到2003年,大英博物館將慶祝其建館250周年,因此,它的歷史也算是非常之悠久了。但是,它又確實在不斷的發(fā)展中,例如,原來大英圖書館(BritishLibrary)就與大英博物館同在一處,直到1998年,大英圖書館才遷到新址,只留下了原來的大閱覽室在博物館的中央。因此,進門之后,很自然地,就順人流進入了這個宏大輝煌的閱覽大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