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的體系很完整。第一部分教讀者設計培訓方案,第二部分教讀者實施培訓方案,而第三部分是一些在實際操作中用得到的表格文件。這本書讓讀者對“培訓”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有基本的了解,強調了主要細節(jié),而且告訴讀者要想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培訓師,需要滿足哪些條件。作者認為,作為一名培訓師,“你永遠不能在沒有事先與學員所在組織約定的前提下,就說太多的話”。言多必失,對任何一個行業(yè)都很重要。培訓師說的“太多”,會打消學員的積極性,甚至讓學員對自己產生敵對情緒?!懊粲谘远饔谛小币彩桥嘤枎煈斻懹浽谛牡母裱?。本書強調,不要就培訓而培訓。作者告訴讀者,要學會用工作之外的經歷、經驗來充實培訓內容,來吸引學員的注意力,幫助學員消化課程內容。對那些已經在工作中或多或少地扮演著培訓師角色的讀者,這本書會強化他們在實踐總結出來的一些經驗,也會提醒他們的工作中存在的一些不足。馬汀·奧林治(Martin Orridge)為英國資深培訓師。譯者張震為原清華大學經管學院人力資源管理系研究生,現(xiàn)在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攻讀人力資源管理的博士。這本書是為經理人和有志于成為培訓師的人寫的。它是一本培訓的入門書。作者在寫作的時候,充分把握了這一點。所以,它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淺顯易懂。作者在書中用了大量的實例、圖表。在講“培訓”與“教育”的區(qū)別時,作者?擅畹賾昧艘桓霰扔鰨漢茉敢餿謾拔搖?13歲的女兒接受性知識的教育,而不愿意讓她接受性知識的培訓。而在講“參與”與“投入”的區(qū)別時,又拿一個小豬和小雞合伙賣早餐的例子來進行比喻。在講挑選學員要注意的事項時,作者舉了一個被迫去參加培訓的學員的故事。相信看完那一段之后,讀者在指派人員去參加培訓時,會牢記“強扭的瓜不甜”這個道理。又比如說,在本書第一部分“設計成功的培訓方案”時,作者談到最好不要把培訓氛圍搞得太正式,以免讓學員心生畏懼從而影響培訓效果。為了強調這點,作者舉了一個他曾經親歷過的一件事,講述自己怎樣用一個游戲來巧妙地模糊處理學員之間的職級差別。就是在這樣具體而形象的例子中,作者把抽象的道理活生生地擺給讀者看。對培訓再不了解的人,也能看得懂。即便是忙得四腳朝天的讀者,只要能抽一點空看看這本書,就能看進去。這樣的寫法,在由國內作者寫的同類圖書中,是見不到的。而目前由國外引進的其他講培訓的圖書,又比這本書深了一點,讀者定位不太一樣。如果能讀完這本書后,再深入讀其他有關培訓的書,效果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