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說官場小人物的升遷之途曲折迷離,詳敘機關邊緣人的成敗得失一波三折。 楊登科為了實現自己登科轉干的夢想,極盡鉆營之能事,幾經波折終于夢想成真,由邊緣人至局長司機、局長心腹,再至辦公室主任。正當其春風得意、躊躇滿志之際,卻因為自己受賄和替局長頂罪而鋃鐺入獄。出獄后,楊登科發(fā)現了妻子已投進了自己的頂頭上司董志良的懷抱。楊登科翻然悔悟,毅然決定撕破董志良道貌岸然的面皮,檢舉其貪污受賄的罪行…… 該小說對楊登科的可憐、可悲、可鄙性格的刻畫入木三分,時時折射出作者理性批判的光芒。而官場對人物性格的扭曲也由此可窺一斑,令人沉思不已。 一 從系主任手上接過那本紅殼畢業(yè)證書后,楊登科離開了待了兩年之久的教室。外面的陽光燦爛,草木青青。楊登科不免有幾分得意,恍惚覺得自己再也不是那受人鄙視的小工人了,而成了一名堂而皇之的國家干部。 這么得意著,楊登科回宿舍拿了早已清理好的幾件生活用品,繞過寬闊的操場,沿著綠陰如蓋的校園小道,向校門口從容走去。 這是貴都市電大。瞧瞧楊登科臉上滄桑,就知道他是一名成人大學生,而不是滿臉稚氣的普通大學生。楊登科是兩年前邁進這所電大的大門的,通過虔心苦讀,克服種種成年人必須面臨的困難,終于學有所成,文憑在手了。 不過楊登科也知道現在得意還早了點。自己盡管拿到了大學文憑,實際上還是一名普通工人。不過有了這張文憑,就有了改變工人身份,成為國家干部的最大可能。這是楊登科在心里珍藏了大半輩子的夙愿,他離職跑到電大來泡了兩年,主要目的就在這里。 楊登科是貴都市農業(yè)局的一名司機,一直給領導開小車。他有一手過硬的駕駛技術,服務態(tài)度也挺不錯,局里干部職工有口皆碑。這是他在部隊那幾年訓練出來的,他在部隊就是首長的司機。首長肩負著保家衛(wèi)國的大任,視醉臥沙場馬革裹尸為天職,卻不愿在小車上有個什么三長兩短,所以對自己的司機要求都非常嚴格,在部隊里能干上首長司機的差事,自然不是一般角色。更何況部隊是革命大熔爐,戰(zhàn)士們來自五湖四海,真可謂藏龍臥虎,能人多的是,不是誰想做首長司機就做得上的。 只是楊登科的理想卻不是一輩子做一名司機。倒不是司機這個職業(yè)低人一等,相反楊登科覺得做一名司機,尤其是單位的司機,實惠不說,也還算是有面子的,盡管面子不是很大。而且楊登科從小就受過這樣的教育,革命只有分工不同,沒有高低貴賤之分,都是為人民服務。一個出身低微的農村人,能有機會在堂堂市農業(yè)局為人民服務,這本身就是天大的福分了。要知道中國十三億人口,起碼有十一億人想為人民服務還服不上呢。 楊登科不想一輩子做一名司機,這還得從他的芳名說起。 楊登科這個名字是他爺爺取的。楊家過去是很有些家學底子的,祖上就出過好幾位秀才。到了爺爺輩,雖然家道中落,但爺爺自小還是飽讀詩書,精通文史,在那偏遠的鄉(xiāng)下也算是經綸滿腹了。爺爺深受儒家思想濡染,認為人生在世,重要的是經天緯地,是立德立功立言和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他一心想考取功名,無奈生不逢時,科舉廢除,斷了登科入仕之前途,便把理想寄托在了后代身上。開始是楊登科的父親,只因世事紛紜,公學送不了,私塾請不起先生,終未如愿。到了楊登科生下地,又正值三年困難時期,餓殍遍地,家里人一個個犯了水腫病,生存都得不到保障,哪里還顧得上經世治國?但爺爺還是不肯死心,給楊登科取了這個名字,希望他早日登科,成為國家棟梁,以遂夙愿。 …… 目錄: 領導肚子里的一根蟲(自序)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 肖仁福訪談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