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洪,1954年12月生于北京,1983年畢業(yè)于中國人民大學,1986年和1990年于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相繼獲得經濟學碩士和經濟學博士?,F為天則經濟研究所所長,山東大學經濟研究中心教授。其專著《分工與交易》是制度經濟學的研究方法在中國的成功嘗試之一;他主編的《中國的過度經濟學》代表了這一領域的領先水平;他的隨筆《經濟學精神》透露了他普及經濟學的努力和對文化與道德問題的關注;他的文章《為萬世開太平》則交織著理性主義的冷靜思考和關注天下未來的文化激情。所謂經濟學,不過是一些自稱經濟學家的人對人們經濟活動的一種描述。如同藝術家眼中的世界是美,經濟學家眼中的世界是利益。在我們今天這個實現了分工的世界中,經濟學家是專門向人們提供有關經濟知識的人群,就像鞋匠是專門向人們提供鞋的職一樣。但是,經濟學的發(fā)展似乎在很長時間中偏離了上述宗旨。經濟學家們越來越偏愛用世人難以懂得的語言說話,并且在某種程度上,這種偏愛成了一種時尚。他們搞出了許許多多經濟模型,其目的僅僅是在他們的圈子內展示和鑒賞。這種情況,就像鞋匠制鞋不是為了給世人穿,而是為了在鞋匠協(xié)會中展覽和炫耀一樣。由此看來,作為一類社會成員,經濟學家對社會的貢獻和忠誠遠不及鞋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