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十五大、十六大報告和中央關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兩個決議,以及鄧小平、江澤民關于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論述為指導,比較全面系統(tǒng)地探討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文化建設的地位、作用、內容和原則等一系列問題,有比較完整、比較新穎的理論體系和理論深度。在第三、四、五章中,把社會道德、國家理念、國民意識三個層次的內容,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戰(zhàn)略重點,因為它們關系到國家、民族的命運和前途,關系到社會主義文化的前進方向。與這三個戰(zhàn)略重點相對應的是道德文化、政治文化和思想文化。如此提出和論述問題,具有創(chuàng)新意義。在第三章的道德文化中,把人道主義與集體主義、愛國主義一起作為道德文化的三大支柱,具有新意。本書從經濟、政治、文化三位一體的聯(lián)系中,考察了我國現(xiàn)階段的文化建設問題,在研究工作中堅持了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