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之旅有時會觸及一些稀見的景觀,比如在古代流行的論辯藝術,比如隱藏在敦煌古窟經變畫之后的講經活動,比如印度僧侶的吟唱傳統(tǒng)與音樂理想,比如存活于中亞和東南亞的兩種漢文學――脫離了漢字的漢文學和和脫離了漢語的漢文學。這些景觀可以開闊中國文學研究者的視野,使他的目光具有某種穿透力。他可以透過由書寫和閱讀習慣造成的狹隘的文本觀念,看到文學的本原形態(tài),看到它作為語言藝術在普通群眾之中的傳播。目錄敦煌論議考從莫高窟61窟《維摩詰經變》看經變畫和講經文的體制越南俗文學文獻和敦煌文學研究、文體研究的前景原始佛教的音樂及其在中國的影響中國音樂學史上的“樂”“音”“聲”三分唐傳古樂譜和與之相關的音樂文學問題楚簡《詩論》與《詩序》 ――關于《詩論》的性質與功能從詞體形成的條件看詞的起源從任半塘先生看中國戲劇研究的意義和趨向越南本《孔子項橐問答書》谫論《越南漢文小說叢刊》和與之相關的文獻學問題越南古代詩學述略東干文學和越南古代文學的啟示 ――關于新資料對文學研究的未來影響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