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個新的、不同于以往的手段,使一向被認為是沉悶乏味的經濟科學煥發(fā)活力。我們的興趣不在于要證明傳統(tǒng)經濟學是錯誤的,而是要拓展它的范圍。本書的前半部分解釋了我們所說的人本(以入的需要為根本)經濟學的含義以及它與功利主義(以欲望為根本)經濟學的區(qū)別。后半部分通過回顧戰(zhàn)后美國、歐洲和第三世界的發(fā)展狀況探討了本書討論的主題的適用性。我們還向經濟學初學者介紹了現代經濟學中一些不太為大眾所知,或至少比較晦澀難懂的理論,比如顯示偏好理論、人的需要的層序排列、帕累托最佳效率。我們也意識到,在專業(yè)和非專業(yè)人士均可閱讀的經濟學著作中,本書顯得有些不太符合傳統(tǒng)的“主流”;但我們同時也認為,我們早就該進行這些介紹了。在開始寫作本書時我們就抱著這樣一個想法,即使沒有任何經濟學或其他社會科學知識,讀者也能學習本書。所有的理論概念都是從頭介紹的。本書可作為微觀經濟學入門課程的理想補充讀物,也可用作其他本科課程——如經濟問題、現代經濟思想、經濟制度比較、社會經濟學、制度經濟學、政治經濟學——的補充教科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