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法》,是我國古代最有名的軍事理論家和有組織才能的軍事活動家孫武所著。孫武生卒年月,歷史無記載,大致與孔子同時,即公元前500年前后。據《史記·伍子胥列傳》記載:公元前512條經吳國大將伍子胥推薦,以兵法十三篇晉見吳王闔閭,吳王知孫武善用兵,乃命他為將。這部兵法,是中國現(xiàn)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兵法,成書時間距今約2400多年至2500年之間。根據我國七十年代銀雀山西漢古墓出土文物《孫子兵法》竹簡查證,同現(xiàn)存的《孫子兵法》原文略有出入。西漢初年距春秋約350年左右,出土文物可以證明兩點:一是證實司馬遷《史記》記載的《孫子兵法》成書時間是準確的,撰寫兵法的人,是孫武,不是后入托名撰寫的。二是竹簡《孫子兵法》與現(xiàn)今印行的《孫子兵法》略有出入,說明這本古典軍事名著,是經歷代有名將帥學習和著釋兵法過程中補充修正的?!秾O子兵法》又稱《孫子十三篇》,共分為:計篇、作戰(zhàn)篇、謀攻篇、軍形篇、兵勢篇、虛實篇、軍爭篇、九變篇、行軍篇、地形篇、九地篇、火攻篇、用間篇?!秾O子兵法》系統(tǒng)總結了春秋末期以前的戰(zhàn)爭經驗,形成一套完整的軍事理論,從選將、用兵、間諜到天時、地利等各方面都作了辯證分析,提出[知彼知己]和[奇正之變],從戰(zhàn)略高度剖析了戰(zhàn)爭所寓含的政治意義、成敗機樞,在戰(zhàn)術角度也提出了若干戰(zhàn)爭指導原則,對后世具有廣泛而深遠的影響。墨香齋藏書《孫子兵法》一書在中國古代軍事政治集大成之作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講解和剖析,并例舉中國歷史上經典戰(zhàn)例,極具欣賞價值、閱讀價值、實用價值與收藏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