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shù)計算機/網(wǎng)絡(luò)信息安全國際化軟件開發(fā)

國際化軟件開發(fā)

國際化軟件開發(fā)

定 價:¥49.00

作 者: (美)Dr.International著;沈鳳等譯;沈鳳譯
出版社: 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叢編項: 微軟公司核心技術(shù)書庫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111124825 出版時間: 2003-08-01 包裝: 平裝
開本: 24cm+光盤1片 頁數(shù): 357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本書是一本經(jīng)典之作,主要講述了開發(fā)國際化軟件所涉及的根本問題,深入剖析了怎樣開發(fā)全球可用的應(yīng)用程序。書中涵蓋了最新的技術(shù)和內(nèi)幕,并且是為那些希望為MicrosoftWindows2000和WindowsXP平臺編寫全球可用代碼的人員編寫的。本書說明了如何以最少的資金和精力,將應(yīng)用程序本地化、怎樣確定文化特定的重要問題、怎樣避開和國際化有關(guān)的陷阱以及怎樣使用最佳的技術(shù)和編碼方法等。在當今的全球經(jīng)濟環(huán)境下,使用軟件的用戶可能說著各種不同的語言、來自不同的國家,有著不同的文化背景,如果我們開發(fā)的應(yīng)用軟件能夠滿足這些用戶需要顯而易見是益處多多。本書揭示了怎樣開發(fā)全球用戶都能使用的應(yīng)用程序,在第1版的基礎(chǔ)上做了一些修訂和更新,以涵蓋最新的技術(shù)和內(nèi)幕。這本書是為那些希望為MicrosoftWindows2000和WindowsXP平臺編寫國際化代碼的人員而編寫的。該書說明了怎樣不用花費太多力氣和金錢而將應(yīng)用程序本地化、怎樣確定文化特定的重要問題、怎樣避開和國際化有關(guān)的陷阱及法律問題。怎樣使用最佳的技術(shù)和編碼方法等等。本書涵蓋了開發(fā)國際化軟件的所有基本問題,同時也體現(xiàn)了Microsoft國際化工作組千辛萬苦獲得的集體智慧。簡介:理解國際化.設(shè)計全球可用的應(yīng)用程序全球化:Unicode:區(qū)域和文化意識:文本輸入、輸出及顯示:多語言用戶界面(MUl)本地化能力:軟件本地化能力準則、鏡像以及內(nèi)容本地化能力準則本地化及測試:本地化、測試全球可用性、國際化測試樣例以及用偽本地化測試本地化能力工具和技術(shù):GDI+、HTML、MicrosoftIIS、MicrosoftOffice、MLang、Unicode的Microsoft層(MSLU)、Microsoft.NET框架、OpenType字體、RichEdit、MicrosoftSQLServer、文本服務(wù)框架(TSF)、Uniscribe、MicrosoftVisuaIStudio.NET、XML誰是Dr.International?本書首次披露了Dr.Internationational的身份——Microsoft的最高機密之一。這位博土在國際化方面博學多才,無所不知。他的背后有Microsoft國際化工作組的支持和幫助。他還負責決定在網(wǎng)上專欄

作者簡介

暫缺《國際化軟件開發(fā)》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前言
怎樣使用本書
第一部分   簡      介
第1章   理解國際化 2
1.1   區(qū)域 3
1.2   全球可用性 4
1.3   本地化 6
1.3.1   本地化過程 8
1.3.2   發(fā)布國際化產(chǎn)品 9
1.4   小結(jié) 11
第2章   設(shè)計全球可用程序 12
2.1   識別規(guī)范中的全球可用需求 13
2.2   規(guī)劃全球化 14
2.3   定制功能特征 14
2.3.1   設(shè)計可本地化的國際用戶界面 16
2.3.2   研究法律問題 17
2.3.3   保持功能特征的易用性 18
2.4   組建產(chǎn)品組 18
2.5   設(shè)置全球可用開發(fā)環(huán)境 20
2.6   減輕翻譯人員的工作量 23
2.7   測試上的考慮事項 24
2.8   小結(jié) 25
第二部分   全   球   化
第3章   Unicode 28
3.1   傳統(tǒng)的字符編碼 29
3.2   考察Unicode 36
3.2.1   Unicode的性能 36
3.2.2   Unicode的功能 39
3.2.3   Windows對Unicode的支持 42
3.3   創(chuàng)建Win32 Unicode應(yīng)用程序 42
3.3.1   WCHAR, 一種16位的數(shù)據(jù)類型 43
3.3.2   Win32 API的W函數(shù)原型 44
3.3.3   Unicode文本宏 45
3.3.4   C運行庫擴展 45
3.3.5   代碼頁和Unicode之間的轉(zhuǎn)換函數(shù) 46
3.3.6   在Visual C++中編譯Unicode應(yīng)用
程序 46
3.3.7   移植到Unicode中 46
3.3.8   移植到Unicode的選項 48
3.3.9   最優(yōu)方法 49
3.4   Web頁面中的編碼 50
3.4.1   Web編碼選項 50
3.4.2   設(shè)置并處理編碼 51
3.4.3   用戶覆蓋 53
3.4.4   Internet Explorer的語言支持 54
3.5   .NET框架中的編碼 54
3.6   控制臺或文本模式程序設(shè)計中的編碼 56
3.6.1   CRT控制臺I/ O 58
3.6.2   Win32文本模式I/ O 59
3.7   小結(jié) 59
第4章   區(qū)域和文化意識 61
4.1   區(qū)域的概念 62
4.1.1   區(qū)域變量 62
4.1.2   NLS和區(qū)域標識 69
4.1.3   .NET框架中的CultureInfo類 71
4.2   檢索正確的區(qū)域 72
4.2.1   檢索Win32中的用戶區(qū)域 72
4.2.2   檢索瀏覽器語言設(shè)置 73
4.2.3   檢索當前的CultureInfo 74
4.3   日期和日歷格式 75
4.3.1   操縱Win32中的日歷和格式化日期 77
4.3.2   Web頁面中的日期格式 80
4.3.3   .NET框架中的日期和日歷格式 81
4.4   時間格式 84
4.4.1   Win32中的時間格式和時區(qū) 86
4.4.2   Web頁面中的時間格式 88
4.4.3   .NET框架中的時間格式和時區(qū) 89
4.5   貨幣格式 90
4.5.1   Win32中的貨幣格式 91
4.5.2   Web頁面中的貨幣格式 93
4.5.3   .NET框架中的貨幣格式 93
4.6   大小寫轉(zhuǎn)換 96
4.6.1   Win32中的大小寫轉(zhuǎn)換 97
4.6.2   Web頁面中的大小寫轉(zhuǎn)換 97
4.6.3   .NET框架中的大小寫轉(zhuǎn)換 98
4.7   排序和字符串比較 98
4.7.1   Win32中的字符串比較和排序 98
4.7.2   .NET框架中的字符串比較和
排序 101
4.8   數(shù)字格式 107
4.8.1   Win32中的數(shù)字格式 108
4.8.2   Web頁面中的數(shù)字格式 109
4.8.3   .NET框架中的數(shù)字格式 110
4.9   地址 111
4.10   紙張大小 111
4.11   電話號碼 112
4.12   度量單位 113
4.12.1   Win32中的度量單位 113
4.12.2   .NET框架中的度量單位 113
4.13   控制臺的區(qū)域意識 113
4.13.1   C運行庫 114
4.13.2   Win32和.NET框架 114
4.14   小結(jié) 114
第5章   文本輸入. 輸出以及顯示 116
5.1   輸入語言 117
5.1.1   處理輸入語言的技術(shù) 118
5.1.2   輸入法編輯器 121
5.2   復(fù)雜文字 127
5.2.1   復(fù)雜文字中的字符 128
5.2.2   Windows對復(fù)雜文字的支持 130
5.3   文本顯示選項 131
5.3.1   Win32應(yīng)用程序的文本布局 131
5.3.2   Web內(nèi)容和.NET框架中的輸入. 
輸出和顯示 137
5.4   字體 137
5.4.1   Windows 2000和Windows XP中的
字體支持 137
5.4.2   Win32應(yīng)用程序中的字體選擇 139
5.4.3   Web內(nèi)容中的字體控制 145
5.5   小結(jié) 147
第6章   多語言用戶界面 148
6.1   Windows中的多語言用戶界面支持 148
6.1.1   可用性 149
6.1.2   多語言用戶界面的好處 149
6.2   提供多語言用戶界面解決方案的選項 151
6.2.1   方法1:語言相關(guān)二進制文件 151
6.2.2   方法2:一個多語言資源文件 152
6.2.3   方法3:輔助DLL 154
6.3   怎樣實現(xiàn)自己的輔助DLL 155
6.3.1   Win32應(yīng)用程序中的多語言用戶
界面 155
6.3.2   多語言Web內(nèi)容 159
6.3.3   .NET框架中的資源處理 162
6.3.4   .NET框架中的資源裝載 165
6.3.5   控制臺應(yīng)用程序中的資源處理 166
6.4   小結(jié) 168
第三部分   本地化能力
第7章   軟件本地化能力準則 170
7.1   分離可本地化的資源 170
7.2   字符串處理 174
7.2.1   避免運行時組合字符串 174
7.2.2   當必須使用變量時, 使用惟一的
名稱 175
7.2.3   不要組合多個變量 178
7.2.4   使句子保持在單個字符串中 178
7.2.5   查看字符串緩沖區(qū)大小 179
7.3   考慮UI的本地化能力 180
7.3.1   重新調(diào)整元素 180
7.3.2   UI控件的本地化能力 186
7.3.3   圖像和圖標 188
7.4   小結(jié) 192
第8章   鏡像 194
8.1   技術(shù) 194
8.2   Win32應(yīng)用程序中的鏡像 195
8.2.1   啟用資源鏡像 196
8.2.2   啟用代碼鏡像 196
8.2.3   鏡像和屬性頁 199
8.2.4   映射坐標 200
8.2.5   處理方向敏感性圖形 201
8.2.6   鏡像和圖像列表控件 205
8.3   Web頁中的鏡像 206
8.3.1   有向圖像 209
8.3.2   文本的強制左對齊 210
8.3.3   絕對CSS定位 210
8.3.4   表提供的可翻轉(zhuǎn)性 211
8.4   .NET框架中的鏡像 211
8.4.1   被鏡像的Web表單 211
8.4.2   被鏡像的Windows窗體 212
8.4.3   消息框 214
8.5   小結(jié) 215
第9章   內(nèi)容本地化能力準則 216
9.1   簡化內(nèi)容 216
9.2   遵循基本的書寫風格原則 217
9.3   重視文化和本地敏感性 218
9.4   編寫易于循環(huán)使用的程序并降低本地
化代價 218
9.5   重視藝術(shù)作品和多媒體的文化敏感性 219
9.6   設(shè)計具有全球性功能的幫助系統(tǒng) 220
9.7   小結(jié) 220
第四部分    本   地   化
第10章   本地化簡介 222
10.1   本地化要素 223
10.1.1   文本 223
10.1.2   布局 224
10.1.3   圖形和多媒體 224
10.1.4   鍵盤快捷鍵 225
10.1.5   字體 225
10.1.6   區(qū)域數(shù)據(jù)和字符設(shè)置 225
10.1.7   構(gòu)建過程和包 225
10.2   本地化工具 226
10.3   本地化工作組 226
10.4   建立本地化準則 228
10.4.1   保證有效的本地化 228
10.4.2   安排國際發(fā)布 228
10.4.3   本地化外購 229
10.5   內(nèi)容本地化 230
10.6   小結(jié) 230
第五部分    測      試
第11章   測試全球可用性 234
11.1   全球可用性的質(zhì)量保證 234
11.2   全球可用的測試方法 235
11.3   測試的全球化 237
11.3.1   準備測試 237
11.3.2   進行測試 240
11.4   本地化能力測試 242
11.5   本地化測試 244
11.5.1   本地化測試的要點 244
11.5.2   本地化測試的平臺 244
11.5.3   UI的本地化測試 245
11.6   測試工具的作用 245
11.7   小結(jié) 247
11.8   國際化測試樣例 247
第12章   用偽本地化測試本地化能力 252
12.1   本地化能力故障目錄 252
12.2   偽本地化的常見特征 253
12.3   偽本地化的其他用途 254
12.3.1   圖形和音頻的偽本地化 255
12.3.2   內(nèi)容(幫助文件. Web內(nèi)容)
的偽本地化 255
12.3.3   BiDi語言的偽鏡像 255
12.3.4   注釋模型 256
12.4   小結(jié) 256
第六部分    工具和技術(shù)
第13章   圖形設(shè)備接口+(GDI+) 259
13.1   技術(shù)概況 259
13.1.1   GDI+的新特性 259
13.1.2   編程模型 260
13.2   可用性 260
13.3   國際化特征 260
13.3.1   GDI+中的排印處理 260
13.3.2   字體回退 261
13.3.3   圖形保真和ClearType 263
13.4   國際化最優(yōu)方法 263
13.4.1   考慮各種文字間的差異 264
13.4.2   不要一次顯示一個字符 264
13.5   其他資源 264
13.6   小結(jié) 264
第14章   超文本標記語言(HTML) 265
14.1   技術(shù)概況 265
14.2   國際化特征 266
14.2.1   字符實體引用 266
14.2.2   表單提交 267
14.2.3   URL編碼 268
14.2.4   層疊樣式單 268
14.2.5   LANG屬性 269
14.2.6   其他語言屬性 270
14.2.7   雙向布局 270
14.2.8   BDO元素 270
14.2.9   用CSS設(shè)置方向 270
14.3   國際化最優(yōu)方法 273
14.4   其他資源 273
14.5   小結(jié) 273
第15章   Microsoft Internet信息服務(wù)(IIS)
和Microsoft 活動服務(wù)器
頁面(ASP) 275
15.1   技術(shù)概況 275
15.2   可用性 275
15.3   國際化特征 275
15.3.1   代碼頁設(shè)置 276
15.3.2   請求集合 278
15.3.3   URI處理 279
15.3.4   其他方法和組件 279
15.3.5   日志 279
15.4   IIS 4和IIS 5的有關(guān)問題 280
15.5   國際化最優(yōu)方法 280
15.6   其他資源 280
15.7   小結(jié) 282
第16章   Microsoft Office 283
16.1   工具概況 283
16.2   可用性 284
16.3   國際化特征 284
16.3.1   保證可用40多種語言 284
16.3.2   支持亞洲語言輸入 284
16.3.3   支持在各種語言中排序 285
16.3.4   正確的日期和貨幣格式 285
16.3.5   支持任何編碼形式的文本文件和
Web頁面I/ O 285
16.3.6   為特定市場定制的應(yīng)用程序?qū)S?br />的特征 285
16.4   國際化最優(yōu)方法 286
16.4.1   維護單一代碼庫 286
16.4.2   考慮你的用戶 286
16.4.3   記住使得應(yīng)用程序可本地化 286
16.5   替代工具 287
16.6   其他資源 287
16.7   小結(jié) 287
第17章   MLang 289
17.1   技術(shù)概況 289
17.2   可用性 289
17.3   國際化特征 289
17.3.1   代碼頁和區(qū)域枚舉 290
17.3.2   字符集轉(zhuǎn)換 291
17.3.3   代碼頁檢測 292
17.3.4   字體鏈接 292
17.4   替代技術(shù) 293
17.5   其他資源 293
17.6   小結(jié) 293
第18章   Unicode的Microsoft層(MSLU) 295
18.1   工具概況 295
18.1.1   MSLU的工作方式 297
18.1.2   怎樣(以及何時)進行覆蓋 297
18.2   可用性 299
18.3   其他資源 299
18.4   小結(jié) 300
第19章   Microsoft .NET框架 301
19.1   平臺概況 301
19.2   可用性 301
19.3   國際化特征 302
19.4   其他資源 302
19.5   小結(jié) 303
第20章   OpenType字體 304
20.1   技術(shù)概況 304
20.2   可用性 304
20.3   國際化特征 305
20.3.1   置換可替換的字形形式 306
20.3.2   OpenType的工作方式 307
20.4   問題 308
20.5   國際化最優(yōu)方法 308
20.5.1   重視所有語言特征 308
20.5.2   注意查詢次序 309
20.5.3   考慮存儲效率 309
20.5.4   使用設(shè)備表在尺寸很小的點上
放置發(fā)音符號 309
20.5.5   熟悉關(guān)于OpenType字體的所有
建議 309
20.6   替代技術(shù) 309
20.7   其他資源 309
20.8   小結(jié) 310
第21章   Rich Edit 311
21.1   技術(shù)概況 311
21.2   可用性 313
21.3   國際化特征 314
21.3.1   字體綁定 314
21.3.2   Unicode代用對 315
21.3.3   接口 315
21.3.4   對輸入法編輯器的支持 316
21.4   問題 317
21.5   國際化最優(yōu)方法 317
21.5.1   考慮向后兼容非Unicode文本 318
21.5.2   考慮字體縮放 318
21.5.3   了解怎樣處理Multicode序列 318
21.6   替代技術(shù) 319
21.7   其他資源 319
21.8   小結(jié) 319
第22章   Microsoft SQL Server 320
22.1   技術(shù)概況 320
22.2   可用性 320
22.3   國際化特征 320
22.4   國際化最優(yōu)方法 326
22.4.1   始終使用Unicode數(shù)據(jù)類型 326
22.4.2   只要有可能就標準化站點校對 327
22.4.3   如有可能就配置Unicode服務(wù)器
和客戶 327
22.4.4   考慮存儲空間和存儲性能 328
22.4.5   確定系統(tǒng)表中的對象標識符 329
22.5   其他資源 329
22.6   小結(jié) 329
第23章   Microsoft Windows文本服務(wù)框架
(TSF) 330
23.1   技術(shù)概況 330
23.1.1   TSF的性能 330
23.1.2   體系結(jié)構(gòu)和對象模型 331
23.1.3   在應(yīng)用程序中使用TSF 334
23.2   可用性 334
23.3   國際化特征 334
23.3.1   為一般用戶提供對新輸入方法的
支持 334
23.3.2   對東亞語言的語音和手寫體支持 334
23.3.3   無需設(shè)備特定或者語言特定的API 335
23.4   其他資源 335
23.5   小結(jié) 335
第24章   Uniscribe 337
24.1   技術(shù)概況 337
24.1.1   文本行支持 337
24.1.2   文本庫支持 337
24.1.3   Uniscribe的版本 338
24.2   可用性 338
24.3   國際化特征 338
24.3.1   字距調(diào)整 338
24.3.2   連字 339
24.3.3   組合標記和字符記錄 340
24.3.4   RTL和LTR閱讀順序 340
24.3.5   字符和字形間的多對多關(guān)系 341
24.3.6   插入符定位 341
24.4   其他資源 341
24.5   小結(jié) 342
第25章   Microsoft Visual Studio .NET 343
25.1   工具概況 343
25.2   可用性 343
25.3   國際化特征 344
25.3.1   支持各種編碼和字體鏈接 344
25.3.2   支持本地化的Windows窗體 344
25.3.3   支持本地化的Web應(yīng)用程序 345
25.3.4   配置工程 346
25.3.5   Visual C++對各種字符編碼的支持 346
25.3.6   區(qū)域模型 346
25.3.7   MFC和ATL庫 346
25.4   其他資源 347
25.5   小結(jié) 347
第26章   可擴展標記語言(XML) 348
26.1   技術(shù)概況 348
26.2   可用性 349
26.3   國際化特性 350
26.4   國際化最優(yōu)方法 352
26.4.1   使用UTF-8 352
26.4.2   保證XML數(shù)據(jù)區(qū)域中立以及文化
中立 352
26.4.3   利用MSXML技巧 352
26.4.4   利用System.XML技巧 355
26.5   其他資源 357
26.6   小結(jié) 357
第七部分   附錄(在光盤中)
附錄A   Windows XP中的NLS信息—
概述 361
附錄B   Windows XP中的NLS信息—
詳述各個區(qū)域的約定 371
附錄C   映射到代碼頁的區(qū)域表 506
附錄D   語言標識符表 513
附錄E   GetLocaleInfo用到的LCTYPE
常量 522
附錄F   選取的一些語言的排序方法 531
附錄G   Unicode編碼點分配 532
附錄H   Microsoft Windows 2000和
Microsoft Windows XP的代
碼頁支持 535
附錄I    代碼頁表 539
附錄J    編碼Web文檔 632
附錄K   Microsoft .NET框架中的
CultureInfo名稱和標識符 640
附錄L   Microsoft .NET框架中的
RegionInfo名稱和標識符 646
附錄M   挑選的國際標點符號 652
附錄N   有危險的字符 654
附錄O   FONTSIGNATURE結(jié)構(gòu) 666
附錄P   Microsoft Windows 2000和
Microsoft Windows XP支持
的鍵盤和IME列表 674
附錄Q   國際鍵盤布局 678
附錄R   Microsoft Windows XP中的時區(qū) 730
附錄S   國際地址格式 732
附錄T   度量衡及換算 750
附錄U   紙張和信封的類型和大小 752
附錄V   Microsoft Windows的本地化版本 755
附錄W   準備開發(fā)國際化軟件的商業(yè)案例 759
附錄X   Web資源 762
附錄Y   其他讀物 765
術(shù)語表 766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