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計算機/網絡網絡與數據通信計算機網絡計算機網絡與通信

計算機網絡與通信

計算機網絡與通信

定 價:¥28.80

作 者: 馮博琴主編;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指導委員會組編
出版社: 經濟科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05820098 出版時間: 2004-06-01 包裝: 簡裝本
開本: 26cm 頁數: 288 字數:  

內容簡介

  本書是高等教育自學考試計算機及應用專業(yè)(獨立本科段)《計算機網絡與通信》課程的自學教材。計算機技術與通信技術相結合導致了計算機網絡的產生。計算機網絡已成為當今大型信息系統(tǒng)的基礎。進入20世紀90年代,因特網的飛速發(fā)展和廣泛應用極大地推動了計算機網絡的發(fā)展和通信領域的變革。計算機網絡與通信已經是國內外幾乎所有計算機及應用專業(yè)學生的一門必修的專業(yè)課。為適應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的特點,本書對傳統(tǒng)網絡與通信理論進行適當取舍,力求深入淺出地介紹計算機網絡與通信領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本書主要內容包括:數據通信技術、計算機網絡原理、計算機網絡規(guī)劃管理和應用、網絡操作系統(tǒng)與應用模式。全書共分十一章,第一章闡述計算機網絡發(fā)展簡史、網絡的各種分類、計算機網絡概念的定義,通過通信模型引出數據通信技術所應解決的問題,及解決此類問題的一般性方法,初步介紹了網絡體系結構與分層協議的概念。第二章主要闡述數據通信技術基礎及基本概念。第三章闡述異步和同步傳輸、數據通信接口、多路復用和數據鏈路控制。第四章闡述以廣域網為主要應用對象的數據交換技術,所涉內容包括:線路交換、報文分組交換、幀中繼和異步傳輸模式(ATM)。第五章闡述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內容包括:網絡協議體系結構的主題,體系結構分層的動機及各層的協議;討論開放式系統(tǒng)互連模型(OSI)協議概念的定義及協議的重要的特征。第六章主要闡述計算機局域網絡。第七章闡述網絡設備及操作原理,闡述常見網絡設備的基本構成和工作原理。第八章主要闡述網絡互聯及建網技術。第九章闡述因特網的工作原理和主要資源。第十章介紹網絡操作系統(tǒng)的分類及各自的應用場合。第十一章介紹網絡應用模式和網絡安全。本書內容安排以實用性為重點,希望讀者在了解簡化的ISO/OSI參考模型的基礎上,掌握計算機網絡基本原理和概念,熟悉計算機網絡典型技術和協議,并具有簡單網絡的組網、規(guī)劃和設計選型的能力,具備適應網絡發(fā)展的能力。本教材另配套有自學指導書。該指導書簡要介紹了本課程的性質和學習任務、課程的特點及學習方法、學習的目的和要求,并對各章的重點內容進行了歸納、對內容難點進行了分析、對課后練習、綜合練習給出了參考答案。

作者簡介

暫缺《計算機網絡與通信》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1章引論
1.1計算機網絡的產生和發(fā)展過程
1.1.1以單計算機為中心的聯機系統(tǒng)
1.1.2計算機—計算機網絡
1.1.3網絡體系結構的標準化
1.2計算機網絡的概念
1.2.1計算機網絡與終端分時系統(tǒng)
1.2.2計算機網絡與多機系統(tǒng)
1.2.3計算機網絡和分布式系統(tǒng)
1.3計算機網絡的功能
1.4計算機網絡系統(tǒng)的組成
1.4.1網絡軟件
1.4.2網絡系統(tǒng)的邏輯結構
1.5計算機網絡分類
1.5.1按距離劃分
1.5.2按通信介質劃分
1.5.3按通信傳播方式劃分
1.5.4按通信速率劃分
1.5.5按使用范圍劃分
1.5.7按網絡環(huán)境分類
1.5.8按拓撲結構劃分
1.6數據通信技術
1.6.1通信模型
1.6.2數據通信網絡
1.7計算機網絡協議和協議體系結構
1.8一個簡化的文件傳輸協議體系結構
1.9TCP/IP協議
1.10OSI/RM模型
1.11計算機網絡與通信標準練習題第2章數據通信技術
2.1數據傳輸的概念及術語
2.1.1直接連接
2.1.2頻率.頻譜和帶寬
2.1.3數據傳輸速率和帶寬的關系
2.2模擬和數字數據傳輸
2.2.1數據
2.2.2信號
2.2.3數據和信號
2.2.4傳輸
2.3傳輸損耗
2.3.1衰減
2.3.2延遲變形
2.3.3噪聲
2.3.4信道容量
2.3.5信道的最大容量
2.4有線傳輸介質
2.4.1同軸電纜
2.4.2雙絞線電纜
2.4.3光纜
2.5無線傳輸介質
2.5.1地面微波
2.5.2衛(wèi)星微波
2.5.3紅外傳輸
2.5.4不同傳輸介質的比較和選擇
2.6數據編碼
2.6.1數字數據的數字信號編碼
2.6.2數字數據的調制編碼
2.6.3模擬數據的數字信號編碼練習題
第3章通信接口和數據鏈路控制
3.1數據通信接口
3.1.1異步傳輸和同步傳輸
3.1.2線路配置
3.1.3接口標準
3.2數據鏈路控制
3.2.1流量控制
3.2.2差錯控制
3.2.3HDLC協議
3.3多路復用技術
3.3.1頻分多路復用(FDM)
3.3.2時分多路復用(TDM)
3.3.3數字傳輸系統(tǒng)練習題
第4章數據交換技術
4.1線路交換
4.1.1線路交換過程
4.1.2線路交換網絡的結構
4.1.3空分交換技術
4.1.4時分交換技術
4.2報文分組交換
4.2.1報文分組交換操作過程
4.2.2報文分組交換工作方式
4.2.3線路交換和報文分組交換的比較
4.2.4報文分組交換網的阻塞控制
4.2.5X.25協議
4.3幀中繼
4.3.1幀中繼簡介
4.3.2幀中繼網絡的用途
4.3.3幀中繼的體系結構和數據幀格式
4.3.4幀中繼阻塞的控制方式
4.4異步傳輸模式(ATM)
4.4.1ATM技術的導入背景
4.4.2ATM的基本概念
4.4.3ATM物理層
4.4.4ATM層
4.4.5ATM適配層
4.4.6ATM連接管理練習題
第5章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
5.1網絡體系結構
5.1.1網絡體系結構的定義和發(fā)展
5.1.2網絡體系結構的分層原理
5.1.3通信協議
5.2開放系統(tǒng)互聯參考模型(OSI/RM)
5.2.1開放系統(tǒng)
5.2.2OSI劃分層次的原則
5.2.3OSI七層模型
5.2.4OSI/RM分層結構的一般概念
5.3OSI各層概述
5.3.1物理層
5.3.2數據鏈路層
5.3.3網絡層
5.3.4傳輸層
5.3.5會話層
5.3.6表示層
5.3.7應用層
5.4其他網絡系統(tǒng)結構
5.4.1ARPA網的體系結構
5.4.2SNA網的體系結構
5.4.3X.25網體系結構
5.4.4NetWare網的體系結構
5.4.5WindowsNT的體系結構
5.4.6TCP/IP協議體系結構練習題
第6章計算機局域網絡
6.1局域網概述
6.1.1局域網的特點
6.1.2局域網的關鍵技術
6.1.3局域網體系結構
6.2介質訪問控制方法
6.2.1CSMA/CD介質訪問控制
6.2.2令牌環(huán)(TokenRing)
6.2.3令牌總線
6.3以太網
6.3.1以太網的產生和發(fā)展
6.3.2粗纜以太網10BASE-5
6.3.3細纜以太網10BASE-2
6.3.4細/粗同軸電纜混合網絡
6.3.5雙絞線以太網10BASE-T
6.4高速網絡技術
6.4.1交換式以太網
6.4.2100BASE-T
6.4.3100VG-AnyLAN
6.4.4FDDI(光纖分布式數據接口)
6.4.5ATM在局域網中的應用
6.4.6千兆位以太網
6.5結構化布線
6.5.1結構化布線的必要性
6.5.2結構化布線系統(tǒng)的組成
6.5.3結構化布線系統(tǒng)產品練習題
第7章網絡設備及工作原理
7.1網絡接口卡
7.1.1以太網卡的結構
7.1.2網卡的網絡地址
7.1.3網卡的配置參數
7.1.4提高網卡傳輸性能的措施
7.1.5網卡總線類型
7.1.6接口類型
7.1.7網卡的網絡驅動程序
7.2網絡集線器
7.3以太網交換機
7.3.1傳統(tǒng)網絡的問題
7.3.2交換技術
7.3.3交換機的功能和優(yōu)點
7.3.4交換機應用中的幾個問題
7.4網絡互聯設備
7.4.1中繼器
7.4.2網橋
7.4.3路由器
7.4.4網關
7.4.5網絡互聯設備的選擇
7.5調制解調器
7.5.1調制解調器的基本技術與相關標準
7.5.2差錯控制協議
7.5.3數據壓縮協議
7.5.4調制解調器的選擇
7.5.5關于56kb/s高速調制解調器技術
7.6遠程訪問網絡和遠程訪問服務器練習題
第8章網絡互聯及建網技術
8.1網絡互聯的基本概念及方法
8.1.1網絡互聯層次
8.1.2LAN與LAN互聯
8.1.3LAN與WAN互聯
8.2公共傳輸系統(tǒng)
8.2.1公共傳輸系統(tǒng)實例
8.2.2通信服務類型
8.2.3連接方案
8.3公共電話交換網(PSTN)
8.4多兆位數據交換服務
8.5綜合業(yè)務數字網ISDN
8.5.1ISDN的產生和發(fā)展
8.5.2ISDN基本結構
8.5.3ISDN用戶接入設備示例
8.6DDN數字數據網
8.6.1DDN概述
8.6.2DDN網的特點
8.6.3DDN提供的業(yè)務和服務
8.6.4專用電路用戶入網速率
8.7X.25分組交換網
8.7.1X.25網的組成
8.7.2X.25網的特點
8.7.3X.25網的用戶接入
8.8幀中繼的應用練習題
第9章因特網與TCP/IP協議
9.1概述
9.2網絡接口層協議
9.2.1SLIP協議
9.2.2PPP協議
9.2.3因特網基本構件
9.2.4因特網的接入方式
9.2.5連入因特網需要的設備
9.3網絡互聯層協議
9.3.1IP協議
9.3.2ARP協議和RARP協議
9.3.3ICMP協議
9.4傳輸層協議
9.4.1UDP協議
9.4.2TCP協議
9.5應用層協議
9.5.1TELNET協議
9.5.2FTP協議
9.5.3域名服務(DNS)
9.6因特網服務資源
9.6.1電子郵件E-mail
9.6.2萬維網(WWW)服務
9.7因特網安全問題
9.8Intranet練習題
第10章網絡操作系統(tǒng)和網絡管理
10.1概述
10.1.1網絡操作系統(tǒng)的類型和組成
10.1.2網絡操作系統(tǒng)的特征
10.2當前流行的網絡操作系統(tǒng)
10.2.1BanyanSystem公司的VINES
10.2.2SunMicrosystem公司的NFS
10.2.3IBM的OS/2WarpServer
10.2.4Microsoft的WindowsNT
10.2.5Novell的Netware操作系統(tǒng)
10.3網絡操作系統(tǒng)實現實例
10.3.1系統(tǒng)模型
10.3.2環(huán)境子系統(tǒng)
10.3.3核心態(tài)程序模塊作用
10.4網絡管理系統(tǒng)
10.4.1網絡管理的概念
10.4.2ISO網絡管理模式
10.4.3簡單網絡管理協議
10.4.4網絡管理系統(tǒng)的各種實現結構練習題
第11章網絡應用模式和網絡安全
11.1網絡應用模式
11.1.1網絡應用模式的發(fā)展
11.1.2客戶機/服務器應用模式
11.1.3基于Web的客戶機/服務器應用模式
11.2網絡應用支撐環(huán)境
11.2.1網絡應用支撐環(huán)境體系結構
11.2.2幾個關鍵問題及其實施要點
11.3網絡安全技術
11.3.1密碼學基本概念
11.3.2傳統(tǒng)加密技術
11.3.3秘密密鑰算法
11.3.4公開密鑰算法
11.3.5用戶認證
11.3.6數字簽名練習題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