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經濟管理經濟經濟學理論知識產權訴訟判例的法官評注

知識產權訴訟判例的法官評注

知識產權訴訟判例的法官評注

定 價:¥16.00

作 者: 張嘉林主編;馬秀榮[等]撰稿
出版社: 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知識產權

ISBN: 9787562018971 出版時間: 1999-08-01 包裝: 平裝
開本: 21cm 頁數: 323 字數:  

內容簡介

  過去十幾年,中國的知訓產權法制建設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幾乎是在零的起點上,我國建立起了相對完整的商標、專利、著作權何護以及制止不正當競爭的法律體系。我國還先后參加了《保護工業(yè)產權巴黎》、《商標國際注冊馬德里協定》和《保護文學藝術作品伯爾尼公約》等一系列重要的國際知訓產權公約,從而使我們的保護水平來斷地向國際標準靠攏。文中所反映出的許多獨到見解,或許并不都是無懈可擊的,但是它們的確相當貼近中國現實并富于啟發(fā)意義。

作者簡介

暫缺《知識產權訴訟判例的法官評注》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目錄
   一、版權及計算機軟件訴訟
    1.導演署名電影廠無權隨意刪除
    ——張澤宇與北京電影制片廠導演
    署名權案
    2.影視改編權實為攝制電影權,擅自轉讓是違約行為
    ——池莉與北京電影制片廠、上海電影制片廠
    侵害著作權案
    3.錄音錄像制品中表演者享有權利受法律保護
    ——張繼紅與北京北影錄音錄像公司
    侵犯著作權案
    4.劇團排演并非發(fā)表作品,指控侵權沒有法律依據
    ——汪遵熹與韓靜霆侵犯著作權案
    5.隨意使用電影資料制作卡拉0K錄像帶被判侵權
    ——中央新聞紀錄電影制片廠與中國職工
    音像出版社侵犯著作權案
    6.索引編排不是智力創(chuàng)作行為
    ——胡秀榮、娜仁、李峰華訴胡為雄、姜汝斌
    著作權案
    7.版式設計、創(chuàng)意具有專有使用權,擅自加印是侵權行為
    ——北京大地風廣告公司與北京蘭飛廣告公司
    侵犯著作權案
    8.單純合作法律關系不是圖書出版合同
    ——龔梅華與中國社會經濟調查研究中心合作
    糾紛案
    9.只有作者才有權在作品上署名
    ——耿金聲與關東升侵犯著作權案
    10.改編作品應為原作品作者署名、支付稿酬
    ——樊昊與王筠、紅旗出版社侵犯著作權案
    11.非法復制他人作品進行銷售屬侵權行為
    ——戴水貴與北京希望電腦公司侵犯著作權案
    12.超出合理使用范圍亦應承擔侵權責任
    ——北京北影錄音錄像公司與北京電影學院
    侵犯著作權案
    13.不得將非作者在作品上署名為作者
    ——郭平英與陳明遠侵犯著作權案
    14.未經許可,不得再版
    ——宋平與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侵犯著作權案
    15.侵犯音樂作品著作權案
    ——李婉芬、王中山、楊潔明訴北京電視藝術中心
    音像出版社著作權案
    16.合同變更應屬有效
    ——北京萬思帝電腦技術有限公司與國防工業(yè)出版社
    侵犯著作權案
    17.“剪刀+漿糊”的使用問題
    ——張福德與北京四面石科技開發(fā)中心、中國基本
    建設優(yōu)化研究會著作權使用合同糾紛案
    18.未經許可使用他人作品是侵權行為
    ——俞華訴古橋電器公司侵犯著作權案
    19.“武打指導”署名為“武打導演”,侵犯了導演的署名權
    ——張華勛、張揚與華誠文化傳播公司侵犯
    著作權案
    20.兩個英文字母,價值四千元錢
    ——北京山川裝飾設計公司與北京市海淀區(qū)
    現代電子科技市場侵犯著作權案
    21.衛(wèi)星播放電視劇應征得著作權人許可
    ——中國錄音錄像出版總社、北京華企多媒體
    制作有限公司與山東電視臺侵犯著作權案
    22.未經許可使用他人繪畫作品申請商標,屬侵犯在先著作權
    ——裴立、劉嗇與山東景陽崗酒廠侵犯著作權案
    23.在沒有協議時,如何分配稿酬?
    ——徐瑞康與周樹大侵犯著作權案
    24.廣告雖未播出,侵權仍然構成
    ——洛陽春都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與天津金大陸發(fā)展
    有限公司侵犯著作權案
    25.傳銷公司對傳銷員在傳銷中的侵犯著作權行為負責
    ——楊蔭環(huán)與仙妮蕾德廣州有限公司侵犯
    著作權案
    26.對自然科學的課堂講授也享有著作權
    ——王敏中與王穎堅、劉鳳麗、遼寧大學
    出版社侵犯著作權案
    27.經營部賣盜版,掛靠公司負有賠償義務
    ——北京市海淀區(qū)微宏電腦軟件研究所
    與北京中科遠望技術公司計算機軟
    件侵權案
    28.嚴厲制裁數次侵權行為
    ——北京市海淀區(qū)東方計算機技術研究所與珠海市
    恒開電子發(fā)展有限公司及北京市海淀區(qū)恒開
    電子產品經營部計算機軟件侵權案
    29.擅自復制銷售軟件,構成侵權行為
    ——用友公司與紫光公司軟件侵權案
    30.職務作品的著作權歸單位享有
    ——龐長福與北京貝斯通科技開發(fā)
    有限責任公司計算機和軟件權屬案
    31.盜版軟件的銷售者亦應承擔侵權責任
    ——北京市海淀區(qū)微宏電腦軟件研究所與北京
    連邦軟件產業(yè)發(fā)展公司及北京市海淀區(qū)惠軟
    計算機經營部侵犯著作權案
   二、技術合同訴訟
    1.對技術功能的介紹不構成泄露技術秘密
    ——北京國華微電子系統(tǒng)有限公司與廈門市開元貿易
    總公司技術開發(fā)合同糾紛案
    2.被許可使用他人軟件,應如約支付使用費
    ——北京市海淀區(qū)雙音電腦研究所與北京新新
    通用電氣集團技術轉讓合同糾紛案
    3.軟件開發(fā)合同的性質認定與解除權行使
    ——北京市跨世紀電子機械公司與北京市天博
    電腦技術研究所技術開發(fā)合同案
    4.技術開發(fā)方應當親自履行合同規(guī)定的開發(fā)義務
    ——先達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與北京市銀通
    利商貿公司技術開發(fā)合同糾紛案
    5.當事人將技術合同和經濟合同的內容合訂為一個
    合同應當分別確定案由
    ——北京市崇文區(qū)龍?zhí)犊鞓酚嗡噺d與中國人民解放軍
    57481部隊、北京海淀京佳技術服務部技術合同及
    購銷合同糾紛案
    6.違反專利實施許可合同和包銷合同的規(guī)定應分別承擔
    違約責任
    ——徐富德與北京泛達科技開發(fā)公司專利實施許可合同
    及購銷合同糾紛案
    7.擅自轉讓他人專利技術的行為非法
    ——延邊衛(wèi)生防疫站勞動服務公司與北京市海淀區(qū)東方自動
    控制研究所技術轉讓合同糾紛案
    8.中介方不履行技術中介義務應退還中介費
    ——北京北四環(huán)豪華裝飾裝潢公司與北京峭峰專利
    與技術研究所技術中介合同糾紛案
    9.技術中介方應如約履行辦理中介費結算義務
    ——河南省新鄉(xiāng)消防機械廠與北京市海淀區(qū)縱橫管理
    信息咨詢有限公司技術中介合同糾紛案
    10.技術中介方履行了中介服務義務有權收取中介服務費
    ——北京天壽山工藝美術品廠與北京專利與技術
    開發(fā)研究所技術中介合同糾紛案
    11.協議解除技術合同未約定損失賠償不予賠償
    ——鄒兆豐與北京紅大地科技發(fā)展有限責任公司
    技術轉讓合同案
    12.因不可抗力導致延期不屬于違約
    ——北京市莫迪電視廣告藝術公司與河北伊格制油
    有限公司節(jié)目制作合同糾紛案
    13.一份無效技術轉讓合同的認定
    ——張昌杰與北京再創(chuàng)新技術研究中心技術轉讓
    合同糾紛案
    14.開發(fā)方不能交付開發(fā)成果應當承擔違約責任
    ——北京天工鑫食品機械有限責任公司與北京理工大學
    附屬工廠技術服務合同糾紛案
   三、商標及不正當競爭訴訟
    1.0.18和2.83
    ——北京市寶力輕化高新技術公司與鄂州華宇輕化公司
    商標侵權案
    2.企業(yè)標準代號也是產品質量標志內容
    ——北京市海淀區(qū)健翔冷凍食品廠與北京市宣武區(qū)菜蔬
    冷庫不正當競爭案
    3.多用一個專利號,亦構成侵權
    ——河北省高碑店市焊接設備廠與定興華北建筑機械
    設備廠、中國建設報社不正當競爭案
    4.擅自披露、許可他人使用技術秘密是不正當競爭行為
    ——北京市科興新材料研究所與詹羿及北京志同科工貿
    公司不正當競爭案
    5.“跳槽”人員使用原公司技術,侵犯原公司的商業(yè)秘密
    ——北京斯威格—泰德電子工程有限公司與北京市
    銀蘭科技公司等不正當競爭糾紛案
    6.沒有秘密,沒有權利
    ——北京唐朝電子集團與朱永林、北京東方文鈞經貿
    中心及第三人北京市同翰苑電子技貿中心侵犯商
    業(yè)秘密案
    7.“知名商品”的“相似性”
    ——北京市石景山制藥廠與北京市非凡醫(yī)藥保健品廠
    不正當競爭案
    8.內部報刊散布虛假事實,構成不正當競爭
    ——北京裕興電子技術公司與小霸王電子工業(yè)公司
    不正當競爭案
    9.用語模糊,廣告失實——廣告中的文字游戲
    ——中化四平制藥廠與敦化市華康制藥廠、《中國
    電視報》社不正當競爭案
    10.捏造、散布虛偽事實,詆毀同行信譽屬違法行為
    ——天津安康保健器材有限公司與北京海淀區(qū)京海
    醫(yī)療保健器材廠不正當競爭案
    11.對產品功能作夸大失實的宣傳構成不正當競爭
    ——北京桑普電器有限公司與北京創(chuàng)先利科技有限
    責任公司不正當競爭案
    12.學術之爭無定論,用于商業(yè)廣告不準許
    ——北京多靈多生物保健品有限公司與北京市海淀
    區(qū)百慧新技術開發(fā)部、北京市百慧生化制藥廠不
    正當競爭案
    13.商業(yè)宣傳中非客觀使用公理定律,亦應認定為虛假廣告
    ——北京冠林電子技術開發(fā)公司與北京智慧名堂商貿
    有限責任公司不正當競爭糾紛案
    14.擅用企業(yè)名稱,虛假廣告侵權
    ——北京潤易星物業(yè)顧問有限公司與北京世博行房
    地產咨詢有限責任公司、中華工商時
    報不正當競爭案
    15.尼龍66屬于商業(yè)秘密,違法泄露構成侵權
    ——北京市化學工業(yè)研究院與北京美辰有限責任公司、
    范志勇商業(yè)秘密侵權糾紛案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