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選編本卷時,我們搜尋了近千本有關智力的書刊,然后進行選擇。凡符合“科學、益智、故事”三者要求的,我們就留下。于是,近100本、字數約1000多萬的書刊,成了我們選編的主要母本。選編時,我們在注意不同時期的益智作品的同時,還注意了益智故事從內容到形式的多樣化。經過認真閱讀和比較,近200篇作品入選。這些作品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建國50年來少兒科普創(chuàng)作在科學益智故事方面的基本情況及創(chuàng)作成就?;仡櫧▏?0年來益智故事的創(chuàng)作,無論從數量、質量還是種類上,都有明顯的進步和發(fā)展,應該說是碩果累累。但是,科學益智故事同其他科學童話、科學小品、科學家故事、科學幻想故事等相比,還是有所不足。一是作者隊伍人數不夠興旺。在選編過程中發(fā)現(xiàn),科學益智故事的編寫者往往過于集中。如果按照本精品書庫編委會的要求,每人入選一篇,那么很難完成本卷要求的選編數量;同時因為這類作品篇幅短小精焊,人選一篇難以領會作品的創(chuàng)作特點和思維技巧,所以我們采取了比較靈活的入選原則,不局限于人選一篇。二是表現(xiàn)在科學益智故事編寫的內容雷同的多,重復的多。在選編過程中發(fā)現(xiàn),在不同的書籍版本中,許多益智故事的內容大致是相同的,但編寫者卻是不同的。就拿《哥倫布豎雞蛋》一文為例,至少有七八個版本收進了這個故事。這也從另一方面說明,科學益智故事的創(chuàng)作需要大力加強,益智的選材角度還需要大力開拓。有一點要說明的,在80年代,全國呼地從中央到地方,從電視到報紙,開展了各種形式的智力競賽。為配合這一活動開展或反映這一活動的成果,各地出版社先生出版了許多中、小學生智力訓練的書籍,有的還出版成套的,包括語數外、理化生,外加歷史和地理等。因這些書要求與本卷的“科學、益智、故事”三要求有所不同,故沒有收編進本卷中。在此,請多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