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是以“吃”為主題所做的性格測試。從一個人吃些什么,或喜歡吃些什么,就可了解此人。在18世紀,法國的律師兼美食專家比賴亞·薩巴朗就已開始探討這一問題。他認為講究吃的人,在與人交往上,或興趣方面,也會顯示出很有個性;不講究吃的人,大都是大而化之,沒有什么品位的人。人的一生,花在睡和吃的時間上相當多。一個人如何去控制”吃”這個欲求,或者如何滿足此欲求,不僅能說明這個人的人生觀,而且對了解此人的金錢感覺和對異性的欲望,也有很大的幫助。俗話說:“衣食足而知禮節(jié)”,可見人在衣食方面不能獲得滿足的話,就不可能有幸福感和滿足感了。人類文化的歷史,大致說來就是一部“食物的歷史”。如何講究吃,或如何吃得有品位,都可以算是文化的一部分。例如:在論及京都文化時,就不能忽略了京都料理。京都料理的味道,其實就代表著京都文化的本身,而用在烹飪和餐飲上的”器具”之講究,也可以提高料理的品位?,F(xiàn)代可說是個喜愛速食品或漢堡包的時代。它也象征著現(xiàn)代年輕人的文化。對吃的研究,可說是了解人類的一個關鍵。本篇的性格測試就是著眼在這些問題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