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正牙術即對錯位的恒牙(主要是前牙或前磨牙)采用單牙或小牙骨段截骨術進行重新排列、固定的一種外科手術方法。外科正牙術源于國外,在現代正頜外科概念被正式確立的20世紀中葉以前,外科正牙術的命名曾被普遍應用,并一度被包含在正頜外科的概念之中。在我國20世紀80年代早中期也有一些臨床報道;在筆者主編的,于1987年出版的第2版《口腔頜面外科學》中也有一小節(jié)介紹和敘述。隨著時間的推移,由于現代正頜外科學與口腔正畸學的飛速發(fā)展,有學者對外科正牙術提出了質疑:主要的意見是外科正牙術后的并發(fā)癥,特別是牙髓壞死率偏高。經過編委們的慎重討論后認為,作為一本國家的規(guī)劃教材,對尚不完全成熟,有一定爭議的內容似不宜再繼續(xù)介紹,為此在第3、第4版的《口腔頜面外科學》中就沒有再出現外科正牙術的內容。但這絕不是對外科正牙術的否定,因為醫(yī)學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科學,經驗需要積累,而教材主要是面對學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