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緒論
1.1 先進國家紡織產品的優(yōu)勢
1.2 國內紡織產品與國際水平間的差距
1 3 新原料促進紡織工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
第二章 新型天然纖維
2.1 天然彩色棉
2.2 改性羊毛
第三章 新型纖維素纖維
3.1 Tencel的紡絲特點
3.2 Tenccl纖維的物理性能
3.3 Tencel纖維紗線
3.4 Modal纖維特性與產品開發(fā)
3.5 Tencel染色及后處理
第四章 大豆蛋白纖維
4.1 大豆蛋白纖維的發(fā)展
4.2 大豆蛋白纖維性能
4.3 大豆蛋白纖維紡紗
4.4 大豆蛋白纖維印染加工特點
4.5 大豆蛋白纖維織物濕熱舒適性能
第五章 水溶性纖維
5.1 維綸及水溶維綸的特性
5.2 水溶伴紡產品設計與工藝流程
5.3 伴紡的織物性能
5.4 水溶纖維伴紡的優(yōu)越性
第六章 功能性纖維
6.l 概述
6.2 有機導電纖維
6.3 彈性纖維(氨綸)
6.4 防紫外纖維
6.5 抗菌防臭纖維
6.6 其他功能纖維
第七章 差別化纖維
7.1 差別化纖維的發(fā)展史
7.2 差別化纖維的類型
7.3 我國差別化纖維的發(fā)展
7.4 差別化技術
第八章 高性能纖維
8.1 對位芳綸纖維
8.2 碳纖維
8.3 碳化硅纖維
8.4 含鋁氧化物陶瓷纖維
8.5 活性炭纖維
8.6 其他高性能纖維
第九章 賽絡紗和賽絡菲爾紗
9.1 賽絡紗
9.2 賽絡菲爾紗
9.3 纜型紡紗線
第十章 新型復合紗線
10.1 新型復合紗線設計思路
10.2 混纖絲和混合絲
10.3 新型復合成紗的原理和工藝
10.4 多異多重復合變形絲
10.5 多重變形紗結構與性能
第十一章 新型織物
11.1 防水透濕織物
11.2 新型醫(yī)用(血液)屏蔽織物
11.3 智能型抗浸服面料
11.4 智能熱調節(jié)織物
11.5 安全氣囊織物
第十二章 生態(tài)紡織品的標準與檢測
12.1 紡織品中有害物質的來源及對人體的危害
12.2 生態(tài)紡織品的環(huán)保標準
12.3 我國生態(tài)紡織品的檢測
第十三章 納米科技與紡織材料
13.1 納米科技的研究領域
13.2 納米材料的特性和制備
13.3 納米材料在紡織品功能化中的應用
13.4 發(fā)展前景
第十四章 FAsT織物低應力力學物理性能測試
14.1 FAST織物客觀力學物理性能測試系統(tǒng)
14.2 織物客觀力學性能與服裝生產加工的關系
14.3 織物FAST測試結果及控制圖
附錄:新型紡織纖維、紗線及其他名稱條目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