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王”需要作一點說明,列入出版或將要列入出版的這些短篇小說作家,可以理解為是致力于短篇創(chuàng)作的作家;也可以理解為在當下的文學處理中,短篇可能更精致更具文學的審美意義。但并不意味尚未列入出版的短篇小說作家就不是最好的作家。荊歌,八十年代開始文學創(chuàng)作,出版有詩集、散文集多種。小說創(chuàng)作始于1990年,共發(fā)表出版小說作品200余萬字。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粉塵》、《槍斃》、《鳥巢》等,中短篇小說《太平》、《口供》、《再婚記》等?,F為江蘇省作家協會駐會專業(yè)作家。居住于小城吳江?!岸唐酢睍档某霭?,是為了推動精致的寫作和閱讀。這一想法的萌生,源于對當下文學狀況的某種擔憂,在市場力量的推動下,消費性的寫作作為文學主流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這一被隱形之手塑造的文學環(huán)境,不僅激發(fā)了作家的市場訴求的積極性,而且也潛移默化地培育了讀者粗糙的文學趣味。這一陳述當然不止是幽怨的拒絕或簡單的批判。而是說一種單一的文學消費觀念已經形成,文學對精神事物的漠然和對感官領域的熱衷,似乎表明文學正在逐漸退出審美領域而為快感要求所取代。只要看看近年來流行的暢銷小說,對這一判斷就會認為大體不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