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歐洲到處晃蕩了一年,不知怎么搞的心里老有股歉意——因為這趟旅行不是自費的關系吧。日本文化廳每年都有所謂的藝術家海外派遣研修計劃,這次的獨自旅行費用就是由該計劃提供。對于此行能有多少收獲,說實在的并沒啥把握,所以心中老記掛著自己在花納稅人的錢。結果是歌劇、芭蕾、戲劇、電視、電影等研修項目之外,其他各方面我也興趣盎然。因為感到好奇的事物實在太多了,最后這趟旅行反而成了名副其實的“河童之旅”。原本打算隨興地見識歐洲事物、多和當地人接觸,但是到了之后,我才深深覺得對他們的認識實在是少得離譜。像當地人覺得理所當然的事物,我不是大吃一驚,就好像是有什么新發(fā)現一樣。風俗習慣不問,當然思想、意識與精神的結構也就相異,對于這樣的差別會有興趣是很自然的事,但是連飯店房間也成了我觀察的對象。此外,從街頭種種事物、國際列車的乘務員如何因國家而異、各地民宅的窗戶和當地氣候風土的關聯(lián)性以及從南到北有什么樣的變化、因時代和地區(qū)而有所改變,又有什么樣的特征……真的是連對各國垃圾都感興趣。簡直可以說是破銅爛鐵的大搜集。沿途我不時地記筆記或者畫素描。返國后算算,總共走了近20個國家。朋友根據筆記上的記錄,統(tǒng)計我住過的旅館房間數后說:“有100多間喔!”敢情這數目是大了些,倒叫我有點不好意思。研修旅行的結果不敢說是好是壞,但就我個人來講,能有機會體驗非到當地不能了解的事物,真是心存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