顱底外科是一新興的極富挑戰(zhàn)性的學科,以前一直被視為神經外科的手術禁區(qū),通過二十多年的探索和發(fā)展,總結出了許多有效的手術方法。在此基礎上,本圖譜通過圖文結合形式向讀者介紹了綜合性的顱底外科解剖和六種常用的有效手術入路,并對顱底重建,特別對頭皮血管保留、手術前計劃以及皮膚切口確定也有敘述。本圖譜能夠幫助神經外科醫(yī)生、耳鼻咽喉科醫(yī)生、頭頸外科醫(yī)生結合臨床解剖,有效地提高顱底外科手術技能。本書前言顱底外科對于神經外科學者和耳鼻喉科學者來說,是一個極富挑戰(zhàn)性并正在興起的新領域。它不但涉及顱底腫瘤,而且還與顱底的先天性畸形、復雜性外傷及血管性病變有密切的關系。我們編寫本圖譜的意圖在于,通過尸體的外科解剖和解剖圖譜來指導初學者理解顱底的解剖結構,使初學者通過反復的解剖,更加有效地掌握顱底外科手術。神經外科醫(yī)生施行手術之前,在尸體上進行強化練習非常重要;同時還應與具有顱底外科經驗者一起操作。本圖譜展示了外科手術細節(jié),幫助相關的外科醫(yī)生在尸體解剖練習中,較容易地掌握適當的顱底操作技術知識。本書完整地介紹了綜合性的顱底外科解剖和基本的手術入路。對顱底重建,特別對頭皮血管的保留、手術前計劃以及皮膚切口的準備也恰如其分地予以重視。自從一九九四年以來,在大阪每年約舉行兩次解剖示范的訓練教學。本圖譜介紹的入路,依據的主要原則是寧可切除顱底骨而避免抬起或牽拉腦組織,對近二十年來探索被稱為神經外科禁區(qū):顱底病變治療的有效方法進行總結。首先,我們改良了翼點入路,通過切除眼眶-顴骨,減少了對額葉和顳葉的抬起。其次,我們改良了枕下開顱入路,通過經乳突、沿巖骨嵴部分切除巖骨的方法,減少了對小腦的牽拉;同時以巖骨嵴為標記,完全暴露乙狀竇,可進一步抵達頸靜脈孔;在枕髁和面神經管之間可抵達頸靜脈球后壁。選擇經耳髁入路則是合理地從前方暴露外側顱底,包括暴露頸靜脈球頂前壁,若結合經乳突切除巖骨,則可行根治性切除位于顱底或涉及顱底的腫瘤。緊后經枕髁入路,切除枕髁內側1/3,可非常容易、安全地抵達枕骨大孔腹側;通過將頭部向患側旋轉四十五度和屈曲頭頸關節(jié),即可使枕髁處于半脫位狀態(tài),此時很容易暴露其內側1/3。大?建治先生作為本圖譜的作者之一,為完成此書做出了主要的貢獻,以他非凡的組織能力和才智,確保了此書質量,并縮短了圖譜的成書時間。此外我們還幸運地遇到了馬場元毅先生,他不僅是一名執(zhí)著的腦神經外科醫(yī)生,而且還能以優(yōu)美的藝術家筆法繪制外科手術的精要。他以自己最大的能力,花費了許多工夫對尸體解剖進行了藝術性的描繪。并將最關鍵的部分繪制成模式圖,幫助我們來理解顱底的解剖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