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企業(yè)巨頭們倘若脫掉披在他們身上的那層絢麗多彩外衣后,仿佛和我們大多數的凡夫俗子都是一樣的。但他們的內心世界中究竟隱藏著怎樣的真實故事呢?本書將帶您走入他們的內心世界,去聆聽他們的心聲,去回顧他們真實的人生經歷和奮斗歷程。他們那曲折動人的童年生活、豐富多彩的人生理想、奔騰不息的雄心壯志都將一覽無遺地展現在您的面前。邁克爾·S.馬隆,曾經被《圣荷西信使報》譽為“硅谷中的博斯韋爾”。他在硅谷中長大民人,先后獲圣塔克拉拉大學綜合科學專業(yè)學士學位和工商管理專業(yè)碩士學位。他主持一個叫做“馬隆”的電視采訪節(jié)目已經長達九年,而且經常在美國公共廣播公司電視臺的節(jié)目中露面。這次馬隆精心策劃和拍攝的16集電視系列劇——《孤注一擲:美國科技巨頭的成功經歷》,從2001年5月3日始在美國公共廣播公司電視臺陸續(xù)播出。馬隆不僅在電視界有出色表現,他在寫作界也是大名鼎鼎。他的第一本著作《大比分:硅谷中的億萬美元的故事》曾經在《商業(yè)周刊》評出的1985年成了坐鎮(zhèn)《圣荷西信使報。的全美第一套有關有毒廢物污染、工廠中的吸毒現象以及硅谷中的血汗工廠等專題的系列調查報道著作。KTEH電視臺以《大比分:硅谷中的億萬美元的故事》一書為底本,制作了一套有磁硅谷的系列紀錄片,1987年在美國公共廣播公司電視臺中正式播映?4送?,碌Z」貢嘈戳肆磽庖惶椎縭酉盜屑吐計段蠢詞彼佟貳K鬃緣H胃悶鬧鞒秩恕8悶倩窳?1996年的有線電視獎。過去十年里,馬隆的文章陸續(xù)在《紐約時報》(馬隆曾在《紐約時報》擔任過兩年的專欄作者)、《華爾街時報》、《經濟學家》、《福布斯》雜志科技版以及《財富》等報紙雜志上刊登發(fā)表。在《福布斯》雜志科技版1996年所發(fā)行的一期慶典??校R隆與湯姆·沃爾夫、馬克·哈爾匹寧一起被評為該雜志的領銜作者。1991年,馬隆的另一本專著《公開上市》出版發(fā)行,《企業(yè)雜志》對該書稱贊道:“這本書所展現出的懸念和詭譎簡直可以與懸念小說大師羅伯特·勒德姆的作品相媲美?!?992年,馬隆與威廉·H.戴維陶合著出版《虛假企業(yè)》一書。該書后來成了《商業(yè)周刊》封面文章的主打內容,并且一直領導著長達上之久的商業(yè)書刊發(fā)展主的主打內容,并且一直領導著長達十年之久的商業(yè)書刊發(fā)展主流。1995年9月,馬隆的《微處理器:一部傳記》出版發(fā)行,該書一舉奪得當年的“評論家推薦獎”此后,他雙分別在1996年2月和1997年3月先后出版了與湯姆·賽伯合著的《虛擬銷售》以及與雷夫·艾德文森合著的《智力資本》。馬隆的新作《無限循環(huán):世界王牌計算機公司的稱霸之路》也于1999年2月正式出版發(fā)行。這是一本關于蘋果公司的敘事散文文化專著。該書被《圖書館雜志》評為當年科技與商業(yè)書刊中的一部精品這作。1998年8月,馬隆被《福布斯》雜志科技版任命為指定編輯。同時,他還主持著美國廣播公司新聞網的一個叫做“硅谷內線”的每周專欄節(jié)目。創(chuàng)業(yè)家書系。當個人電腦、互聯網和手機等現代生活的標志,已經成為我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時,我們是否還記得那些為了這些美妙的物品而殊死奮斗,并展現夢想的一代IT精英?也許,他們中的許多人,已經成為我們這個時代的標志和楷模,而為青年人所效仿。諸如比爾·蓋茨、拉里·埃利森、史蒂夫·沃茲奈克這些名字,甚至連三歲頑童都能夠耳熟能詳。但是,在籠罩在他們身上的絢爛無比的光環(huán)背后,他們真實的內心世界又是怎樣的呢?究竟是什么促使著他們義無反顧地在高科技企業(yè)領域中縱橫馳騁呢?而又是什么使得他們總是生活得那么高貴,從容和優(yōu)雅呢?本書將為你揭示上述種種疑問的謎底。通過展示16位美國科技巨頭的傳奇身世和奮斗歷程,讓你全面了解他們真實的生活經歷和心路歷程。這本書將引領您走入這些企業(yè)巨頭們神秘莫測的內心世界,與他們進行心靈的對話,并感受他們最為強勁的心跳。您將可以看到,這些數字化時代的科技英雄們是如何披荊斬棘、艱難創(chuàng)業(yè),又是如何歷經波折,最終走向成功的。本書原本為同名電視系列片《孤注一擲》的文字版。但是,從這些激動人心的描述中,從這些夢想家和IT劍客的親口闡述中,我們仍然可以感受他們在驚心動魄的奮斗歷程中所體現的毅力、勇敢和信念,并為之肅然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