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輻先生40年代就是成都名記者,時稱“車大俠”。這些年我和先生流沙河常在車輻家走動,談天說地,道古論今間他的話題雜多,但百川歸于海,萬變不離其宗,最后都說到飲食和吃的上面去。心明天下事,肚知百有味,胃口牙齒寶刀不老,鶴發(fā)童顏風韻猶存,一副飲食菩薩的器度。車輻,1914年生,成都人。1930年代開始從事文藝寫作,職業(yè)記者。先后出任《星芒報》、《民聲報》、《四川時報》、《人物雜志》、《華西晚報》等報刊記者、編輯。著有散文集《采訪人生》、小說《錦城舊事》等。四川烹飪學會理事,人稱“飲食菩薩”。車輻善吃、懂吃,且身經各種場面,廣交三教九流,廣識士夫名流,與張大千、謝無量、李(吉力)人諸先生游,又如引車賣漿之流,販夫走卒之輩同飲食,于是車輻之美食,兼得士大夫之上流品位與下層社會之苦食。除精于食,復博聞強識于四川的文化、民情、風俗與政事,是以四川的文化名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