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田大作先生1928年生于東京,是國際著名的宗教活動家,世界和平運動的領袖,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文學家、詩人,并以著書、攝影、詩歌、演講等形式將自己的思想及主張廣為傳播,是世界知名的和平人士。池田大作先生是日本東方哲學研究所、民主音樂協(xié)會、富士美術館、創(chuàng)價學會的創(chuàng)始人。為世界和平事業(yè),池田大作先生遠涉重洋,歷訪50多個國家,先后獲得“聯(lián)合國和平獎”、“聯(lián)合國榮譽表彰”、“桂冠詩人”等榮譽稱號,也先后被世界100多所大學授予名譽博士及名譽教授稱號,被世界100多個城市授予“榮譽市民”稱號。他曾與世界各國的著名科學家、作家、政治家和文化人“對談”,尤以與英國歷史學家湯恩比的對談錄《21世紀的對話》最為著名。池田大作先生的主要著作有:《人的革命》、《展望21世紀對話錄》、《21世紀警鐘》、《第三座虹之橋》、《我的人學》、《探索一個燦爛的世紀》。季羨林(1911.8.6-)山東清平人。1930年考入清華大學西洋文學系,1934年畢業(yè),在山東省立濟南高中任國文教師。1935年秋進人德國格廷根大學學習贊文、巴利文、吐火羅文等印度古代語言。1941年獲哲學博士學位,并應聘留校任教。1946年回國,任北京大學東語系教授(直至現(xiàn)在)、系主任(至1983年);1978年開始兼任北京大學副校長,至1984年離職。1956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3年被選為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和常務委員會委員?,F(xiàn)為中國外國文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比較文學研究會名譽會長。他曾長期致力于梵文文學的研究和翻譯,翻譯了印度著名大史詩《羅摩衍那》。此外他還創(chuàng)作許多散文作品,已結集的有《天竺心影》、《朗潤集》以及《季羨林散文集》等。蔣忠新,先生(1942年2月15日:2002年10月7日),上海人,原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研究所研究員,我國著名的梵文學家。蔣忠新先生1960~1965年就學于北京大學東方語言文學系梵文巴利文專業(yè),師從季羨林先生和金克木先生。畢業(yè)后,先后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南亞研究所和亞太研究所工作。他畢生從事梵語文獻研究和翻譯工作,是我國著名的梵文學家。數(shù)十年來,鍥而不舍,憑借自己深厚的梵文功底,發(fā)表譯著、編注和學術論文20余種,為中國印度學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在梵語古抄本研究領域中,他是我國首屈一指的辨讀考釋專家。他先后讀出和轉寫了民族文化宮圖書館、旅順博物館、中國藏學研究中心等處所藏的多種梵文《妙法蓮華經》和其他佛典抄本。他的第一部《妙法蓮華經》轉寫本(民族文化宮圖書館藏)發(fā)表后,受到國內外梵文學界的廣泛贊揚和重視。季羨林先生贊譽這部轉寫本"具有在國際學術界揚國威的意義"。他以優(yōu)異的學術成就于1990年獲得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稱號。由他發(fā)掘編定的該經貝葉復制本曾由中國政府隆重贈與尼泊爾王室。他還先后作為訪問學者應邀在丹麥哥本哈根大學(1987年)、美國哈佛大學世界宗教研究中心(1988年)和瑞士咯桑大學東方語言和文化系(1994年)進行研究工作,?⑷味┕史鷓а芯克腿氈敬醇鄞笱Ч史鸞萄Ц叩妊芯克妊躉溝目妥芯吭?。諒T┭踅渙骰疃┐罅宋夜《妊а芯吭詮獾撓跋歟岣吡宋夜《妊а芯康墓實匚???為了把“戰(zhàn)爭與暴力的世紀”改變成“和平與共生的世紀”,“東方智慧”能夠承擔什么樣的使命——圍繞這個人類歷史性的課題,日本著名作家、創(chuàng)價學會會長池田大作和現(xiàn)代中國具有代表性的兩位有識之士——國學泰斗季羨林及其弟子蔣忠新教授,進行了長達七年的交談。本書即為三位智者的智慧交鋒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