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網絡編程》系列正是幫助我們進入一個更好的網絡化應用開發(fā)世界的臺階。在卷1中,兩位作者,DouglasC.Schmidt與StephenD.Huston,從對編寫并發(fā)網絡化應用所涉及的問題和工具進行綜述開始,向我們介紹了開發(fā)靈活而高效的并發(fā)網絡化應用所需的各種設計維度、模式和原則。通過對卷1的學習,你將能夠了解怎樣在將C++和模式有效地應用于開發(fā)面向對象網絡化應用的同時,增強自己的設計技能。而在卷2中,兩位作者將向我們描述ACE框架的設計原理,以及它們可以怎樣幫助開發(fā)者在較低級的本地操作系統(tǒng)API和較高級的分布式對象計算中間件的局限之間“航行”;前者既不靈活也不可移植,而后者對有著苛刻的QoS和可移植性需求的網絡化應用來說,常常缺乏效率和靈活性。傳統(tǒng)上,生成和使用網絡化應用框架所需的技能被鎖在專家開發(fā)者的頭腦中,或是深深地埋藏在散布于企業(yè)或是行業(yè)各處的眾多項目的源代碼中。這兩種情況當然都不理想,因為要為每個新的應用或項目重新獲取這些知識,既費時又易出錯。為解決這一問題,卷2闡釋了在ACE框架的結構和功能之下的各種關鍵模式;這同時也將會幫助我們理解ACE自身的設計、實現(xiàn),以及有效使用。<br>ACE(ADAPTIVECommunicationEnvironment)是用于構建高性能網絡化應用和下一代中間件的開放源碼工具包,已在世界各地的許多軟件項目中得到了廣泛應用。本書是《C++網絡編程》(卷1)的續(xù)篇,由ACE的創(chuàng)始人DouglasC.Schmidt及主要開發(fā)者之一StephenD.Houston撰寫而成,其內容涵蓋了ACE中的各主要框架的基礎概念、模式及使用規(guī)則。本書將向你描述這些框架的設計,以及它們可怎樣幫助你克服較低級的本地操作系統(tǒng)API與較高級的分布式計算中間件的各種局限,高效地開發(fā)出高質量、可移植的C++網絡化應用。本書是繼受到了高度贊譽的POSA2(Pattern-OrientedSoftwareArchitecture:PatternsforConcurrentandNetworkedObjects)之后,DouglasC.Schmidt撰寫的又一著作,通過學習本書,你將能更深入地了解和掌握適用于網絡化應用開發(fā)的各種設計模式。<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