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語作為第一外語的基礎教材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國內已經出版了不少,近年來結合各個專業(yè)也出了一些按學科分類的德語科技讀本和教材,但是作為公共德語課基礎教程的后續(xù)課,尤其是適合理工科大學生用的、內容全面的科技德語教材至今稀缺,本教材的出版正是為了滿足目前科技德語教學和自學的需要。本教材是以“同濟大學德語教學大綱”所規(guī)定的教學原則及教學內容為依據,并參考國內外同類德語教材和外語教學方法的成果編寫的。全書由八個單元組成,每個單元由三篇課文、注解、閱讀理解練習、語法和詞匯練習、翻譯、聽力理解、詞匯表以及智力小測驗組成。在教材最后還附上了各個單元練習的參考答案。八個單元分別由計算機、能源、醫(yī)學和健康、生態(tài)、汽車和交通、科普常識、技術和經濟以及科學發(fā)明和航天技術等內容組成,每個單元的閱讀和聽力課文基本圍繞同一主題,課文均取自于德國出版的報刊書籍和雜志。所選文章力求選題真實,語言規(guī)范,注重常用句型和新詞;各個主題以科技內容為主,選材力求遵循內容廣泛、知識性和趣味性并重的原則,能適應不同專業(yè)學生共同使用。本書每一單元的第一課和聽力課文配有相應的錄音磁帶。本教材既可以用于《大學德語教程》第三冊以后的后續(xù)課和出國人員德語強化班的教學,也可以供德語本科二年級學生和有一定德語基礎知識的人自學。本教材在幫助學生如何提高理解課文能力、借助課文內容對一些圖表進行敘述以及增加對話和討論練習方面作了一些嘗試,如部分課文后面的練習要求學生將給出的課文各個段落的標題按課文內容進行排列,或讓學生自己寫出各個段落的小標題,使學生或讀者能在如何對文章進行歸納方面有些實踐。在設計練習時,根據不同情況,以不同的練習形式與之對應。練習可以通過個人、兩人小小組或數人小組等形式來完成。隨著中國和德國在政治、經濟、文化,尤其是在科學技術領域合作的進一步加強,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選擇德語作為第一外語,許多人渴望更多、更好地學習和掌握德語。本教材選擇的一些科普文章和安排的練習,旨在幫助掌握了德語基礎知識的學生進一步了解和熟悉科技德語語法和詞匯的特點,并借此擴大他們的知識面,使他們以后在工作或在德國繼續(xù)深造中能提高德語閱讀能力,以便更好更快地去了解和把握德國和世界科技發(fā)展的新動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