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計算機/網絡網絡與數(shù)據通信網絡組建與管理網絡性能優(yōu)化——內容交換技術

網絡性能優(yōu)化——內容交換技術

網絡性能優(yōu)化——內容交換技術

定 價:¥25.00

作 者: Matthew Syme,Philip Goldie著;于濤[等]譯
出版社: 清華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內容交換技術
標 簽: 互連網絡

ISBN: 9787302087588 出版時間: 2004-0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23cm 頁數(shù): 189頁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在控制網絡過程中豐富用戶使用經驗在本書中,你將會了解內容交換技術的概念、背景、體系結構、工作原理,以及在哪里和為什么應該部署這種技術以便極大提高TCP/IP網絡和服務器的性能。隨著帶寬的日益增加和內容的日益豐富,內容交換技術迅速成為企業(yè)和ISP網絡的標準。本書主要內容:·TCP/IP、HTTP、DNS和其他網絡基本知識的全面解釋;·跨廠家講述主流內容交換應用服務器的負載平衡、Web緩存重定向、應用重定向、防火墻負載平衡等等很多內容;·詳細的圖表清楚說明本書講述的所有應用及其拓展的部署和拓撲結構;·在實現(xiàn)示例中提供了一個將理論轉變成實踐的虛擬實例研究,并且演示了所有應用;·高級的主題包括TCP/IP流和會話、延遲綁定、URL地址解析、Cookie持續(xù)、服務器健康檢測和負載平衡方法;·本書目標讀者是網絡管理人員、應用技術開發(fā)人員、安全管理人員、產品銷售人員及需要了解內容交換技術基礎的其他專業(yè)技術人員。

作者簡介

  Matthew Syme:北電網絡Alteon分公司的產品專家。早在2000年就開始從事內容交換技術的研究,并參與了Alteon WebSystems的開發(fā)工作。Matthew先生擁有近十年的網絡工作經驗,參與了南非、英國、澳大利亞等國主要的信息網絡基礎工程建設。

圖書目錄

第1章  內容交換技術入門
  1.1  第2層和第3層網絡的發(fā)展
  1.1.1  更大更快的Internet
  1.1.2  更豐富內容的推動力
  1.1.3  用內容交換解決問題
  1.1.4  先行者
  1.1.5  當前市場前景
  1.2  小結
第2章  理解第2層、第3層和第4層協(xié)議
  2.1  OSl 7層模型--層的概念
  2.1.1  應用層(第7層)
  2.1.2  表示層(第6層)
  2.1.3  會話層(第5層)
  2.1.4  傳輸層(第4層)
  2.1.5  網絡層(第3層)
  2.1.6  數(shù)據鏈路層(第2層)
  2.1.7  物理層(第1層)
  2.1.8  縱覽7層
  2.2  不同層之間的交換
  2.2.1  第2層交換
  2.2.2  第3層交換和路由
  2.3  理解第4層協(xié)議
  2.4  傳輸控制協(xié)議(TCP)
  2.5  用戶數(shù)據報協(xié)議(UDP)
  2.6  虛擬路由器冗余協(xié)議(VRRP)
  2.6.1  第2,3層冗余
  2.6.2  VRRP的組成部分
  2.6.3  VRRP尋址
  2.6.4  VRRP的運行
  2.7  小結
第3章  理解應用層協(xié)議
  3.1  超文本傳輸協(xié)議(HTTP)
  3.1.1  基本HTTP頁面取回
  3.1.2  HTFP方法
  3.1.3  HTTP中的URL
  3.1.4  HTTP中的持久連接
  3.1.5  其他HTTP報頭
  3.1.6  Cookie  HTFP狀態(tài)管理機制
  3.1.7  HTTP參考資料
  3.2  文件傳輸協(xié)議(FTP)
  3.2.1  FTP基礎
  3.2.2  FTP主動方式
  3.2.3  FFP被動方式
  3.2.4  FYP參考資料
  3.3  實時流協(xié)議(RTSP)
  3.3.1  RTSP傳送的組成
  3.3.2  RTSP操作
  3.3.3  數(shù)據發(fā)送的其他選擇
  3.3.4  RTSP及RTP的參考資料
  3.4  安全套接字層(SSL)
  3.4.1  應用的安全需求
  3.4.2  SSL在7層模型中的位置
  3.4.3  加密和密碼
  3.4.4  SSL工作情況
  3.4.5  SSL總結
  3.5  小結
第4章  內容交換的概念
  4.1  虛擬服務和應用重定向
  4.1.1  虛擬服務和虛擬IP地址
  4.1.2  應用重定向
  4.2  資源和真實服務器
  4.3  幀、數(shù)據包和會話
  4.4  深度數(shù)據包檢測
  4.5  小結
第5章  基本的服務器負載平衡
  5.1  為什么要使用負載平衡服務器
  5.2  服務器負載平衡的拓撲
  5.2.1  第2層(橋接)服務器負載平衡
  5.2.2  第3層(路由)服務器負載平衡
  5.2.3  單臂服務器負載平衡
  5.2.4  實現(xiàn)SLB的高度可用性
  5.3  第4層負載平衡算法
  5.3.1  最少連接法
  5.3.2  循環(huán)法
  5.3.3  1P地址散列法
  5.3.4  響應時間和服務器代理
  5.3.5  帶寬
  5.3.6  加權和最大連接數(shù)
  5.4  服務器診斷
  5.4.1  基于連接的診斷
  5.4.2  ARP診斷
  5.4.3  1CMP診斷
  5.4.4  TCP診斷
  5.4.5  應用診斷
  5.4.6  診斷腳本
  5.5  小結
第6章  內容識別服務器負載平衡
  6.1  什么是第7層服務器負載平衡
  6.2  為什么要使用第7層服務器負載平衡
  6.2.1  示例1--所有的服務器并不都是相同的
  6.2.2  示例2--所有的內容必須是隨處可用的
  6.2.3  示例3--購買服務
  6.2.4  示例4--將來的驗證
  6.3  處理第7層通信
  6.3.1  會話的即時綁定與延時綁定
  6.3.2  使用延時綁定安全機制
  6.3.3  第7層分析和連接:Keep-Alive報頭
  6.4  HTTPURL解析和負載平衡
  6.5  HITP報頭負載平衡
  6.6  HTTPCookie負載平衡
  6.7  FTP負載平衡
  6.7.1  主動模式下FTP的負載平衡
  6.7.2  被動模式下FTP的負載平衡
  6.8  第7層DNS的負載平衡
  6.9  RTSP流媒體的負載平衡
  6.9.1  僅在第4層上對RTSP進行負載平衡
  6.9.2  第7層RTSP負載平衡的應用
  6.1  小結
第7章  持久性、安全性和Internet
  7.1  Internet服務提供商--代理和通信量
  7.2  1P地址散列
  7.3  基于Cookie的持久性
  7.3.1  Cookie
  7.3.2  Cookie類型
  7.3.3  應用Cookie
  7.4  SSL
  7.4.1  SSL會話ID持久性
  7.4.2  使用SSL卸載修復此模型
  7.5  小結
第8章  應用重定向
  8.1  應用重定向的必要條件
  8.2  基于VIP的SLB和應用重定向
  8.3  Web緩存重定向(WCR)
  8.3.1  緩存的原理
  8.3.2  緩存類型
  8.3.3  1P欺騙
  8.3.4  第4層緩存重定向
  8.3.5  第7層WCR
  8.3.6  供應商問題
  8.4  安全重定向
  8.5  路由器/鏈接負載平衡
  8.6  小結
第9章  防火墻和VPN負載平衡
  9.1  對防火墻和VPN交換機進行負載平衡的原因
  9.2  防火墻簡介
  9.2.1  有狀態(tài)防火墻
  9.2.2  防火墻同步技術
  9.2.3  第二層防火墻
  9.3  配置防火墻的負載平衡
  9.3.1  使用VRRP
  9.3.2  使用基于軟件的方案
  9.3.3  使用內容交換機
  9.3.4  創(chuàng)建通道
  9.3.5  健康檢測防火墻
  9.3.6  通過負載平衡防火墻三明治的通信流
  9.3.7  網絡地址轉換防火墻
  9.4  基于策略的防火墻負載平衡
  9.4.1  拓撲示例
  9.4.2  第二層防火墻
  9.4.3  層式防火墻提供更好的安全性
  9.4.4  使用內容交換機提供額外保護
  9.4.5  增加非軍事區(qū)
  9.5  VPN和MAC保持
  9.5.1  VPN的工作過程
  9.5.2  負載平衡VPN
  9.5.3  失敗,隋況
  9.6  小結
  9.6.1  案例研究:防火墻和VPN負載平衡
  9.6.2  配置防火墻和VPN負載平衡
第1章  內容交換機的體系結構
  1.1  常見的第二層和第三層體系結構需要考慮的事項
  1.2  內容交換機彼此不同的原因
  1.2.1  數(shù)據包與會話
  1.2.2  突破規(guī)則
  1.3  好的內容交換機的組成
  1.3.1  會話建立與并發(fā)會話
  1.3.2  第4~7層處理
  1.4  不同方法
  1.4.1  PC體系結構
  1.4.2  基于ASIC的體系結構
  1.5  新技術又將是什么
  1.6  相關的硬件
  1.7  小結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