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成為研究者既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促進兒童發(fā)展的需要,也是時代與社會發(fā)展的要求。教師是有主體性、創(chuàng)造性的個體,他在實施教育活動中總是帶有自身的經驗、理解與體驗、理解與體驗,帶著一定的教育觀念、思想積極地進行教育實踐,而不可能只是按部就班地執(zhí)行教育計劃。教育活動的豐富性、復雜性和多樣更決定了教師必須是一名研究者。為了增強教育的針對性、有效性,提高教育教學效果,更積極、適宜地促進兒童發(fā)展,教師必須要研究,在教育現場、教育過程中研究教育和兒童實際發(fā)生的問題,研究教育的內容、策略與效果的關系,并積極地進行反饋與調整。教師是教育的核心。幼兒教師素質是幼教育質量的根本。隨著對幼兒教育在個體、社會發(fā)展中重要地位與價值認識的不斷深入,會有越來越多的人關心、重視與支持幼教事業(yè),也會有越來越多的教師不僅熱愛、鐘情幼教事業(yè),擁有幼教的熱烈情懷,而且日益掌握科學、有產地幼兒教育新理念與新方法。本書正是為此目的而編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