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經濟管理經濟世界經濟美國同情心的悲劇

美國同情心的悲劇

美國同情心的悲劇

定 價:¥26.00

作 者: (美)馬文·奧拉斯基(Marvin Olasky)著;《美國政要熱讀》編譯委員會譯
出版社: 文津出版社
叢編項: 美國政要熱讀
標 簽: 外國政治

ISBN: 9787805544373 出版時間: 2004-04-01 包裝: 平裝
開本: 24cm 頁數(shù): 234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美國同情心的悲劇》為美國政要熱讀叢書之一,本書對美國的差距和美國政府的福利政策進行了反思。該書從整體上以20世紀60年代的美國為主要的社會背景。從表面上看,《羅斯福王》是個例外,但實際上,它是從歷史的角度對20世紀60年代的美國進行文化上的溯源和分析,在這個特定的歷史階段,美國社會中流行著狂熱的左傾主義思想,搖滾樂、毒品、宗教復興、性解放與激進政治、青年運動等等甚至構成了當時美國青年人的追求的生活時尚。馬文·奧拉斯基的《美國同情心的悲劇》(TheTragedyofAmericanCompassion,1992年初版)被譽為20世紀90年代“關于福利和社會政策的最重要的一本書”,是美國總統(tǒng)小布什在制定福利政策時重要的參考讀物。美國前眾議院議長金里奇曾將本書視為其構思“美利堅契約”的藍本。本書通過分析美國救濟窮人的幾種模式,力圖為陷入死胡同的“美國同情心”找到出路。其中心思想是:美國人從小就被告知要有同情心,特別是要幫助窮人。因此,政府設立多種反貧困項目,宗教和社會團體成立各種救助組織,富人捐款成立各種基金會,美國日益成為“福利社會”。但同情、慷慨、樂善好施這些原本是美國優(yōu)良傳統(tǒng)的東西,而今已成為引起社會不滿和腐敗的重要原因。從上個世紀60年代起,美國窮人的心態(tài)發(fā)生了變化,寧愿接受社會福利也不愿自食其力。因此,政府只有減少救濟,讓更多的人就業(yè),恢復緊密的家庭和社會關系,才是解決貧窮化的出路。

作者簡介

暫缺《美國同情心的悲劇》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引言 當前的僵局
第一章 美國早期的同情模式
第二章 變城市為鄉(xiāng)村
第三章 慈善共識的第一挑戰(zhàn)
第四章 來自社會達爾文主義者的威脅
第五章 給社會達爾文主義糾錯
第六章 同情的七大標識
第七章 為什么不多做點?
第八章 令人振奮的新世紀
第九章 舊瓶兜售“新政酒”
第十章 革命及其傷痛
第十一章 20世紀70~80年代的問題
第十二章 將同情付諸實踐
第十三章 歷史應用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