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本書所探討的范圍,還有幾點南非要說明:一、本書的著眼點,主要是近代以來在民間仍有較大影響的神,所在除了像醫(yī)生(伏羲、神農、黃帝)、倉頡等仍被后世奉禮為神為的以外,古人神話中的人物,一般不收。但我們在追溯某些自然神之來源,如海神、河神等時,或許會涉及某些古代神話人物,那只是為了弄清諸神的演變過程。二、我們之所以在“諸神”前面冠以“民間”的概念,是為了表示某些別。三、中國民間所信奉的神靈,數量、名目也是極多的,難以在本書篇幅中囊括。我們收錄的標準,是自唐宋以迄近代,不僅見諸文獻記載,而且在中國民間具有較廣泛的影響,成為較大范圍之地區(qū)乃至全國的普通民眾之崇拜對象的神,這些神不僅見諸文獻、流傳鄉(xiāng)里,而且大多被立廟奉祀,而且其廟不限于一縣一鄉(xiāng)。